中等收入至高收入家庭如果長時間把薪資7%~10%儲蓄起來,或許便能做好退休準備(假設65歲退休)。這項計算即依據我們所說的「簡單儲蓄策略」。
如果你進行下列修正,便可以改善這項策略:
1.根據環境來改變儲蓄率;
2.如果你落後財富累積目標,你需要將迄今累積的儲蓄,配置在較為積極的資產組合;其實還有第3項修正,但要等到退休年齡才可能觸發,這項修正是你如何將已累積的資產轉換為收入來源,本章是預設你向壽險公司投保一份年金險。
基於未來不可知,採取更為複雜的儲蓄策略是否真的有所差別?這是我們需要查明的。我們有一些儲蓄策略,有些是你早已熟悉的,其他的或許很新穎。本章將說明這些方法,同時分析它們的效果。判斷效果的一個方法是這項策略是否容易執行。沒有必要採取一項很難長時間維持的策略,就如同我不會嘗試風雨無阻、每天清晨6時起床去運動以保持身材。如果我可以堅持,這個方法或許有效,但我知道我做不到。
目標
最能測試一項儲蓄策略是否有效的方法是,這項策略能否擴大一個人達成退休收入目標的機率。在本章,我將假設退休收入目標是退休前最終平均薪資27%(加上社會保險年金),根據上一章,這個目標對高於平均收入的家庭來說正好合適,儲蓄期間為30年,與先前的計算相同。
在這個背景下,我們將分析5項策略,我們的分析即利用「蒙地卡羅模擬(Monte Carlo Simulation)」,計算過程將在本章結尾時說明。
策略1》簡單投資法
策略1是每年固定將8%的薪資投資於維持一致的資產組合,60%的股票和40%的債券,在30年的儲蓄期間不做任何改變。依據蒙地卡羅模擬,這項策略達成既定目標的機率為49.1%。在模擬中,最終結果可能更好也可能更差。
如果我們忽略最極端的結果,我們發現這項策略所能產生的退休收入介於退休前最終薪資17%~41%之間。記住,我們的目標是27%。這項結果的區間十分廣泛,沒有落在上述區的機率達10%,這些結果列在表1。
這項結果並不完美,事實上,有人會說一點都不好。我們會希望百分之百達成理想的退休收入目標,而不是不到一半的機率。上一章所做的歷史模擬凸顯一個事實,任何策略都不能達到百分之百的確定,因為30年期間的投資報酬和利率起伏變化很大。
儘管有這些缺點,策略1有2項儲蓄優點:1.非常簡單執行及維持;2.若把儲蓄的退休收入加上社會保險年金,整體退休收入的變化程度並不大。社會保險年金將提供可預測的替代率,並同穩定退休金的總額。
策略2》簡單生命週期投資法
在策略2中,我們仍然假設每年固定儲蓄8%薪資,但現在我們將試圖改善結果,在期間內調整資產組合。
「生命週期(lifecycle)」在這裡指的是根據你在退休之路的不同階段,來調整你的資產組合。按照生命週期投資方法,資產組合的股票權重往往隨著我們接近退休而逐步降低。生命週期方法已成為雇主提供的確定提撥制(Defined Contribution,DC)年金計畫的常態,並利用目標日期基金(Target Date Funds,TDF,註1)來完成。
Tips_註1
目標日期基金是一連串平衡投資基金,愈接近目標日期,股票權重愈下降。目標日期是你希望退休的日期,目標日期基金的目的是讓你在接近退休日期時,逐步減少風險,而不必隨著年紀增長,額外採取行動去調整資產組合。
保險公司、銀行或獨立機構投資經理人均有推出目標日期基金,各家公司通常會將特定目標日期基金的資產組合設定得略微不同。表2說明目標日期基金的資產組合變化的情形,表中的股票權重將隨著目標日期接近而改變。
如同策略1,策略2假設你遵守固定儲蓄8%及投資目標日期基金,無論你偏離退休收入目標的幅度,表3說明策略2的結果。策略2證實略優於策略1,達成收入目標的機率由49.1%升高為52%,策略2的退休收入區間也高一些。因此看起來,投資目標日期基金比保持固定資產組合來得好。但可以坦白說,策略2仍不盡理想,因為我們仍有48%機率,無法達成既定的退休收入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