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好讀 > 房產:好房二三事
訂閱雜誌電子雜誌
Smart智富月刊99期
復華金控總經理何昌明
房市投資 出手必賺
撰文者:劉育菁
2006-11-01
瀏覽數:12,244
而不炒短線、賺價差的何昌明,這波很幸運地不僅賺到建築利潤,還有房地產的增值。他將數十年的投資經驗,濃縮成2個重要觀念,這也是他的致勝法寶。
<觀念1>投資前必先調查市場供需
雖然不動產的投資過程複雜,但何昌明的投資觀念卻很簡單。「不動產是生活必需品,漲跌在於供需是否平衡。」因此在做任何投資決策前,他必做的功課就是到縣市政府的建管局尋找統計資料,像是建築核發執照、完工使用執照、樓地板面積等市場供給的指標。
接著到戶政機關找當地的人口成長、就業市場多寡等,判斷當地未來住宅的需求,此外在夜間到當地的指標性大樓,看看空屋率高不高;鄰里的布告欄中,判斷租屋需求大不大、賣方多不多等,十之八九就能判斷出當地的供需關係,「這個功課沒人可以代勞,而且親自下去做,感受會更敏銳深入。」何昌明強調。
<觀念2>先求收益,再求獲利
「先求租金立於不敗,再求獲利。」何昌明投資住宅、店面,一定先計算「收益率」,想好租客在哪裡?未來可以賣給誰?做好最壞的打算後,才會進場投資。以目前住宅的租金報酬率約4%、店面大約5%,就是不錯的標的。
對於近年新興的包租公、包租婆行業,何昌明建議,有意仿效者可選擇天母地區。他多年觀察下來,天母是最不受景氣影響的區域,因為天母擁有最多的外語學校,是台北市最多外國人聚集的地方,生活環境及機能佳,不僅租客多、轉手快,若是附家具及裝潢租給外商人員,還能拉高租金報酬。
此外,近年台灣熱銷的套房產品,有沒有崩盤的危機?何昌明認為,年輕人不婚、單身、少子化的比例增加,的確會帶動市場需求,但房地產的投資最終都得回到「住宅」的觀念,只有單純、管理佳的環境,才會吸引買方及承租方,沒有管理的套房,最後都會成為票房毒藥。
如果您想收到更多理財訊息,您可以按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