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好讀 > 基金:基金投資教學
訂閱雜誌電子雜誌
Smart智富月刊105期
「投資俱樂部」 團結力量大
撰文者:劉育菁
2007-05-01
瀏覽數:22,159
集體決策 避免過度的貪與怕
彼得林區在《征服股海》一書中也提及,通常投資俱樂部的操作績效會比個人來得高,原因是當市場出現非理性下挫時,散戶總會殺在最低點,但集體操作卻能避免這種情況。
他以1987年10月19日的黑色崩盤日為例,當時大家都說世界末日快來了,銀行體系要倒了,但是這些投資社團卻採取集體規範與決策的方式,確保會員不致蠢動、把股票全部殺光,因此會員可以無視於市場的危言聳聽,照樣買股票。事後證明,只有懂得危機入市者,才會有意外收穫。
美國的投資俱樂部歷史已有80多年,至今已遍及各類投資工具,甚至還出現女性、兒童及房地產的專屬俱樂部。反觀台灣投資俱樂部的發展,大多數還是以各大專院校的證券研究社為基礎,並且以股票投資為主。
前台灣工銀投顧副總經理黃偉杰10多年前在念研究所時,就曾自組投資俱樂部,當時他透過BBS與一群熱愛研究股票,專長在財務面、技術面、基本面及套利等不同領域的研究生,分享投資觀念。
黃偉杰回憶,學生時代他曾在BBS提出「低買高賣」的投資觀念,一位高手隨即提出「買高賣更高」的新思維,並建議他熟讀《股票作手回憶錄》一書,讓他受益匪淺。這些年來,這個在BBS上組成的投資俱樂部,仍然經常介紹好書,分享讀書心得,相互砥礪。
基金社團 在校園及網路萌芽
隨著基金投資風氣日益興盛,各大專院校的「基金社團」也開始萌芽。2001年台大商研所成立跨校性的TMBA社團,社員只鎖定研究生,社員間定期聚會、討論、發行雜誌及電子報,類似美國投資協會Better Investing的運作模式。
台大財務金融所研究生、TMBA發行人吳思婷表示,雖然台股仍是投資部主要的研究方向,但社團雙周發行的《國際金融展望》,對全球各市場深入分析及評論,目的就是服務基金投資人。此外,像是政大、淡大、東吳的證券研究社,或師大、實踐大學的投資理財社,近年來也已將共同基金納入社團的基本課程。
如果您想收到更多理財訊息,您可以按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