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股,靠的是時間複利效果創造長線巨額利潤,但最怕選錯標的,存了許多年後才發現是白忙一場,或只比定存多賺了一點點。65歲黃俊榮,就非常遺憾自己存錯了嘉泥(1103)這檔股票,長期持有8年,累積總報酬竟只有40%,換算成年化報酬率,僅4.3%,他感嘆,當年如果存的是台泥,可以多賺1倍以上,「我感覺投資嘉泥8年來,只比買到地雷股要好一點。」黃俊榮苦笑說。
黃俊榮原本在南亞塑膠太保廠擔任廠長,從最初十幾萬元資金投入股市,看基本面長線投資,37年下來資產累積達上億元。早期他手中維持至少10檔持股,多半都是穩健型的企業,如永豐餘、中華車、裕隆、凱基證等,豐厚的股利及股價漲幅讓他累積了自己的資產,因此51歲就退休專心投資。
退休後,他的策略轉為集中持有少數幾檔股票。經過深入挖掘財報,他發現嘉泥在大陸地區的水泥業務已經開花結果,更珍貴的是,帳上有大批尚未開發活化的土地資產。經過不斷換股後,手中持股數減少至剩永豐餘及嘉泥兩檔股票,到最後連永豐餘也出清,全部轉到嘉泥。但投資經驗豐富的黃俊榮,怎麼也沒想到會在嘉泥踢到大鐵板。
嘉泥大筆土地資產遭低估 子公司連連虧損打趴股價因為長線看好,黃俊榮持續買進嘉泥,在30多元高檔時曾賣出一些,而後又在低檔加買,加上後來的股利,所以8年下來獲利40%,但他當時號召包括弟弟在內的一些親友也買進嘉泥,很多人買在20多元,後來都認賠出場,弟弟雖然沒賣,但如今帳面虧損也很大。
黃俊榮回憶2005年3月投資嘉泥的理由,首先是看到中國內需崛起,嘉泥乃第一家轉投資中國的水泥股,轉投資的京陽水泥當時已是大陸10大水泥企業,前景看好,公司獲利走出2000年的谷底。第二,持有嘉新大樓及IBM大樓資產,潛在獲利空間高,一旦資產重估後淨值將有很大的調升空間。第三,企業形象正面,他念初中時常在中華日報上看到大篇幅報導嘉新獎學金(嘉泥全名為嘉新水泥),當時就連台塑都還沒有獎學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