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保險最重要的目的是「規避風險、尋求保障」,防範意外事件造成的損失。既然這是大家生活上不可避免的開支,在這個萬物皆漲、只有薪資不漲的年代,如何節省保費支出?應該好好研究!
我認為,要節省保費支出,可從2個思考角度出發:
1.真正節省》降低支出,不改變保障內容
意思就是在不改變任何保障項目的情況下,設法實質降低保費。方法無他,就是要不怕麻煩、多方比較。按主管機關規定,保險業不可任意降價以防止惡性殺價競爭,因此保費的折扣必須符合一定條件。例如可以找幾個人做「集體彙繳」,人愈多,折扣愈高;也可以透過特定金融機構扣款或是轉帳,省下費用。
多方比較也很重要。因為每家保險公司使用的附加費用率或多或少有差異,特別是一些標準化程度高的產品,例如旅行平安險、意外險等,只要上保發中心的網站(insprod.tii.org.tw/database/insurance/query.asp),就可找出同質性商品的保費差異。
另外,多問多聽,要自己多做功課。例如,繳費可年繳、半年繳、季繳或是月繳,由於月繳、季繳相對於年繳和半年繳,具遲延繳費效果,保險公司為求公平,保單商品在設算隱含利率時並不低,以現在定存利率很低的情況,月繳就必須支付比較高的利息,相對費率比較貴,例如年繳1萬元保費,如果改月繳,每年會多560元保費支出。
其他像汽車以女性名義登記,車險費率會比較便宜也是省保費的小常識。
2.相對節省》合理犧牲,暫緩部分保障
意思是要把錢用在刀口上!在人生不同階段,買到最需要的保單,且是用最低的保費支出,買到最適合的保險。這種方式是透過一些「合理的犧牲」來達成總保費下降的結果,例如減少一些不必要的保障,或是延後購買時間,或縮短保障期間。
選擇這種節省手段,必須清楚自己的風險需求,並具有一定的保險專業,才能省在刀口上。舉個例,社會新鮮人最大風險是意外導致的死傷,相對重病或老人這方面風險就低很多。因此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可先買高額傷害險,再逐步擴大到期間較短的定期壽險,而不是一開始就購買昂貴的終身壽險或儲蓄險;等到年齡漸長、所得增加後,再根據實質風險因子的改變,增購長年期壽險、養老退休以及醫療照護保單。
最後要提醒,很多人誤以為「保險要愈早買會愈便宜」,這句話只對了一半!如果單從保費金額看,買相同保障,的確一個20歲的保戶會比40歲戶每年少繳很
多錢,這是因為年輕人出事機率較低,保費自然較低。但是,保險公司在設計商品時,針對每個年紀的發生率都經過精算,因此針對不同年紀的保費費率,其實是公平的。
即便如此,對一些基礎保險,如醫療險,我認為還是早買早好,因為世事難料,有準備最好!(plan_smart@bwnet.com.tw)
小檔案_彭金隆
學歷: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博士
經歷:台灣金融服務業聯合總會副祕書長、金管會人身保險保單審查委員
現職: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專任助理教授、財團法人金融消費評議中心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