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證市場近2年產生了重大的變化,贏家大致可分成兩大類:第一大類是短線高頻交易者,這類交易者通常是團隊或程式交易單;第二大類則是波段贏錢大戶,但波段贏錢大戶仍屬鳳毛麟角,因為在權證市場裡,大部分都是短線操作,所以波段大戶不是大勝就是大敗。大戶持有的權證金額龐大,由於Delta變化使然,因此發行商必須追高殺低來因應。
再來複習一下Delta,這個參數的意義是:當標的股漲1元,權證就會漲Delta元,這個數值也是發行商的避險比率。但因為Delta並非線性參數,它的特性是當標的股漲愈多時,Delta會愈大。
從圖1的模擬試算中可知,當標的股價為100元時,權證的Delta是0.0175,此時若標的股漲1元,權證的價格理論上會從0.12元漲到0.14元,漲了0.02元。當標的股價為93元時,權證的Delta是0.0072,此時若標的股漲1元,權證的價格理論上會從0.04元漲到0.05元,漲了0.01元。而當標的股價為106元時,權證的Delta是0.0306,此時若標的股漲1元,權證的價格理論上會從0.26元漲到0.30元,漲了0.04元。
另外,Delta也是發行商的避險比率。像是圖1中的權證,發行商的避險就充滿難度,因為當這檔權證賣出1萬張、在標的股價為100元時,發行商就得買175張現股來避險(10,000張×0.0175=175張);當股票漲到106元時,發行商得買306張現股來避險(10,000張×0.0306=306張),比標的股價在100元時需多買131張(306張-175張)避險現股;當標的股價跌到93元時,Delta只剩0.0072,發行商手上得持有72張現股避險(10,000張×0.0072=72張),比標的股價在100元時少了103張(175張-72張)避險現股。結論是,當標的股上漲時,發行商就得繼續買現股;當股票下跌時,就得繼續賣現股,因此,發行商會隨股價成為一個追高殺低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