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股常碰到一個問題,就是手中的股票跌了不敢加碼,漲了也不敢追價,導致即使買到好公司,手中持有的張數也不夠多,不足以帶來大獲利。究竟加碼買進的依據是什麼?何時才是最適進場點?凱文會依據自己對公司今年的展望,將持股分成1年內獲利可望攀升的「成長股」,以及獲利持穩或轉弱的「金牛股」。以下將示範成長股和金牛股該如何挑進場點(詳見圖1):
成長股》本益成長比<0.8,且殖利率>5%
判斷成長股的進場點時,凱文會以本益成長比小於0.8作為主要標準,並輔以5%以上的殖利率作為判斷錯誤的下檔保護。
本益成長比的公式為:「本益成長比=當前本益比÷預估每股盈餘成長率的數值」。《祖魯法則》的作者吉姆‧史 萊特(Jim Slater)就在書中指出,當本益成長比等於1,代表股價合理;本益成長比小於0.75就可以考慮買進;低於0.66就可以大舉買進。但依據凱文的經驗,台股中的成長股很少跌到本益成長比小於0.66,因此如果小於0.8就可以小買、0.7以下就可以大買。
以建準為例,凱文在2016年分別在券商的研究報告和新聞中讀到當年建準的每股盈餘可望達到2.4元和2.3元。因此凱文心想,若保守點,以每股盈餘2.2元和上一年度的每股盈餘1.77元相比,成長率也有24.29%。
逾20%的成長率,照理說合理本益比應該是20倍,但凱文不敢如此樂觀, 因此便以成長15%來保守預估。以凱文買進當天(2016年8月22日)的股價25.75元來看,當時本益比為11.7倍(25.75元÷2.2元),以成長15%的保守版預估,本益成長比為0.78(11.7倍÷15);若以20%樂觀版預估,本益成長比為0.59(11.7倍÷20),都達買進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