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初川普(Donald Trump)政府祭出超預期的關稅政策之後,引爆全球金融市場震盪,儘管最近幾週市場已經趨於穩定,但政策不確定性仍然極高,顯示金融環境與過去相比有所不同。展望未來,我們認為,投資者應密切留意以下10個觀察重點,來應對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並且調整投資組合免受長期和劇烈波動影響。
重點1》關稅因素仍將持續加劇市場波動
目前的經濟環境確實出現明顯轉變,已對企業、消費者的信心與支出決策造成直接影響。全球市場對於強硬的關稅策略及相關新聞仍十分敏感,短期內波動格局恐難改變。
重點2》隨著美債前景的不確定性升高,市場焦點轉向降息
美債仍是全球規模最大的資產,美國國債每週平均新發行的債務規模達到5,730億美元,幾乎相當於墨西哥(7,430億美元)、澳洲(6,140億美元)或沙烏地阿拉伯(4,000億美元)整個國家的債務總量。而當近年美國利率以近50年來最快幅度上揚之後,未來美國政府在政策制定時,利率走勢勢必成為優先考量的要素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海外投資人對美國公債的需求近年來明顯消退。例如,中國持有美國公債規模曾高達1兆3,000億美元,但目前已經縮減58%。長期而言,以上種種因素將成為市場不可忽視的重大風險。
重點3》美國經濟主要由內需驅動,因此具較強的抵禦關稅風險能力
美國經濟結構近年來已顯著轉型,服務業成為主導力量(詳見圖1)。儘管近期受到關稅措施的影響,貝萊德已將2025年第4季的美國實質GDP成長率預測下修至0%,然而,美國經濟正逐步走向更加獨立、自給的發展方向。
重點4》留意美國政府支出是否遭削減
近年美國的聯邦支出規模相當可觀,對整體經濟活動的貢獻不容忽視,這種龐大的公共部門赤字,實際上創造出規模相當可觀的私人部門獲利,進一步產生明顯的財富效應。因此未來若美國政府開始大幅削減預算規模,市場勢必得密切追蹤其影響。
不過,美國聯邦預算約86%都集中於社會安全福利、醫療保險及國防等領域,政府想在這些核心支出項目上進行大幅度的預算削減,實務上恐怕將面臨相當大的困難。
重點5》醫療服務、教育與移民領域面臨政策壓力,對就業市場形成潛在風險
過去3年,美國私人部門增加了700萬個就業機會,其中有高達44%(310萬個)來自教育與醫療服務領域。如今,醫療服務、教育與移民這3大領域皆面臨政策壓力,對未來就業市場形成潛在風險。
此外,去年失業率增加的主因並非裁員,而是大量新進勞動力湧入市場;如今隨著新勞動力供給減少,雖然就業成長可能放緩,但勞動市場反而可能因勞動力短缺而更顯緊俏。這種微妙的就業市場動態,未來需特別留意。
重點6》利率攀升加劇了美國房屋負擔能力的危機
尤其對收入位在後50%的族群影響最為嚴重。因此,政府勢必將致力避免利率進一步攀升,以減輕民眾經濟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