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ETF的蓬勃發展,這項金融商品儼然已成為當今投資新顯學、時下全民運動,各種新型態的ETF正如雨後春筍般竄出,猶如進入一個ETF百花齊放的大時代!有鑑於此,《Smart智富》月刊將針對近期市場上新問世的ETF進行研究與剖析,幫助讀者迅速掌握各檔ETF新兵的投資特色與核心重點。
國內ETF投資熱潮持續發燒,據證交所統計,每4人就有1人買ETF。約莫自今年第2季以來市場開始湧現主動式ETF的發行熱潮,各大投信無不積極推出新兵搶市,但即便如此,仍未澆熄被動式ETF的發行熱潮,各類的被動式ETF仍不斷誕生,數量之多導致ETF代號早已來到6位數新世代的「0098系列」,例如過去幾期介紹過的台新標普500(009806)、華南永昌優選50(009808)等,都是顯著的例子。
而本期要介紹的2檔被動式ETF,皆是以海外市場為布局核心,一檔聚焦美國市場的台新標普科技精選(009807),另一檔則以全球市場作為投資特色的保德信全球藍籌(009810),究竟這2檔ETF新兵各有何特色?關鍵重點有哪些?本次將帶你一探究竟。
009807》鎖定美國科技巨頭,囊括美股12大電子產業
科技是引領人類文明發展的至要關鍵,而美國科技業則扮演著全球科技產業領頭羊的角色,因此投資美國科技股,就相當於掌握了全球科技產業重心,而009807就是一檔鎖定美國科技業的產業型ETF。009807追蹤「科技精選行業指數」,與不少ETF新兵複雜難懂的指數設計相比,009807其選股邏輯相對單純好懂——以S&P500指數的成分股(美國市值最高的500大企業)為選股母體,並依GICS(Global Industr y Classification Standard)產業分類標準選出符合「科技產業」者,包括通訊設備、電腦設備與儀器、電子組件、電子製造服務、半導體材料與設備、半導體產品、資訊科技諮詢服務等共計12種類別,符合上述條件者則納為最終成分股,數量不固定。
在成分股權重配置上,再依市值加權計算,市值愈高者權重愈高,但有2項限制,其一是單一成分股上限24%;其二是所有超過4.8%的成分股權重加總上限50%,只要兩者中的任一情況不符合,指數就會啟動再平衡。至於指數定期換股審核、調整的頻率為每季(3月、6月、9月及12月)進行。
另009807採年配息、有收益平準金。經理費率和保管費率各有3種級距,基金規模愈高、對應的費用率愈低。而這檔ETF最大特色就是專為美股裡的科技巨頭們而來,如蘋果、輝達、微軟等,對喜歡科技產業的投資人來說,不失為一項新選擇。
009810》涵蓋世界7大區域市場,一次打包全球藍籌股
009810中文簡稱為「保德信全球藍籌」,藍籌股指的就是那些體質良好、獲利穩健、具產業護城河等特色,也就是俗稱的績優股,而009810就是集全球績優股於一身的概念。在選股邏輯上以標普全球1200指數(S&P Global 1200Index)為母體,該指數囊括全球7大區域、29個交易所的股票,再以市值(至少50億美元)、流通性(自由流通周轉率至少達0.3%或以上)、業務覆蓋度和行業分類做篩選,較特別是後2項——業務覆蓋度指的是該公司營收及資產,兩者至少都要有30%以上是來自海外,目的是用來判別該企業在全球的布局程度,行業分類指的是考量ETF的產業平衡性以及該公司的產業代表性。最終取符合條件的100檔為成分股,再以市值加權賦予成分股權重,指數每年3月、6月、9月和12月做定期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