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修充電
該不該年後轉職?害怕突然被裁員?LinkedIn:3方向及早準備,不怕突然丟了飯碗
撰文者:經理人/Y Chen 更新時間:2022-12-28
瀏覽數:2,468
無論是當前工作條件不理想、準備離開舒適圈,還是單純想了解自己的身價或就業市場,不少人習慣有備無患,仍在職時便開始「騎驢找馬」,物色職涯的下一步。而這樣的行為在國外媒體的口中,有了一個新的名詞:職涯緩衝(Career Cushioning)。繼「安靜離職」、「安靜解雇」等趨勢之後,為什麼工作者之間,流行起「職涯緩衝」了呢?
職涯緩衝無需罪惡感,對於發展可能反有益處
「緩衝」一詞挪用自情侶、浪漫關係,《Worklife》解釋有些人為了減緩分手帶來可預期的痛苦,會提早尋覓與接受新的人選。換到職場來看,近期科技巨頭包含Meta、Twitter等企業都迎來巨幅的裁員潮,許多同類型甚至其他產業的工作者,都心生恐懼、擔心下一個人選就是自己。
《Worklife》也引述了LinkedIn的工作信心指數(Workforce Confidence Index),提到近1/3的員工擔心其公司正在計畫裁員,超過40%的人已經為經濟衰退開始有所準備,不難想像職涯緩衝的念頭,為何在工作者心頭萌生。
也許在一段感情關係裡,「緩衝」是一件有罪惡感的行為,但《Bloomberg》採訪了職業策略師艾比.馬丁(Abbie Martin)指出職涯緩衝完全無需內疚,「只要能夠有道德地執行。」在上班時間你仍然忠於這份職責,上網瀏覽職缺、進修新技能等留到下班時間才做,並不構成背叛或欺騙。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招募公司Odgers Berndtson合夥人黛安.吉利告訴《Bloomberg》(彭博社),工作者原本就要不斷審視自己的職涯,重視哪些事情、要投入熱情到哪些目標,又想要走到哪個位置上,因此持續向外搜尋機會,絕對不是糟糕的職涯策略。
3方向執行職涯緩衝計畫,技能、人脈缺一不可
當工作者基於各種原因,踏入職涯緩衝時,LinkedIn建議採取3大執行原則:
方向1:盤點技能
首先了解你既有的能力,與未來職務(或想做的事情)所需要的能力之間,究竟差距多少,便能擬定學習計畫,取得或落實至現在的工作與生活。
假設你大多已擁有那些技能,可以盡可能為它們找到一則好故事。像是利用複雜、跨團隊甚至企業的專案,證明自己管理利害關係人的長處。
方向2:培養人際網路
人脈經常能帶來意想不到的新機會,但除了日常慢慢累積,要能發揮其作用,日常就應該有所經營,而非有需求才連絡特定人士。定期並提高和同事、關係人的交流,了解他們的近況或成就,分享與深聊相關議題,才可能牽起與貴人的緣分。
方向3:制訂計畫
再來,如同上述提到,職涯發展仰賴持續確認自己的目的地,緩衝期間你應該不斷詢問自己:究竟一份工作中,你最重視什麼?是薪水、工作彈性還是成就感?你希望在下間公司扮演什麼角色、又要完成那些事情?下一個階段你想體驗到什麼?
透過這些問題,可以不斷聚焦出更加清晰的需求優先表,降低不確定性帶來的焦慮。儘管整個就業市場依然於高度波動,卻不代表沒有好的機會,備齊好的故事和能力,一樣能再度平穩起飛。
本文獲「經理人」授權轉載,原文:「職涯緩衝潮」來了!3行動提早為下個工作暖身,不怕突然丟了飯碗
臉書粉絲專頁,請按此
延伸閱讀
▶大擔憂時代來了:當職場風聲鶴唳、企業吹起裁員潮,員工如何「安靜反撲」?
▶八、九年級生怎麼了?安靜離職未完,職場再掀起「安靜藏私」風潮!
▶冒著被裁員的風險也要「過度就業」?走過安靜離職,新的職場關係浮現
▶掌握大變局年投資關鍵
經理人最實用的管理知識交流和學習平台!提供主管和上班族專業工作心法及職涯提點,陪伴領導者管理組織、提升績效。
為全國行銷企管月刊銷售 NO.1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