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修充電
「策略性沉默」有時更受重視?把握3個準則,你的發言更能被採納
撰文者:經理人 / 劉以文 更新時間:2023-05-19
瀏覽數:1,155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
員工在職場上暢所欲言,通常被視為一件好事,可能代表組織給予他們足夠的心理安全感,而他們的意見可能有助於組織創新、挑戰成規,但近期的一項研究指出,適時「沉默」的員工,可能會讓主管更重視他們的發言。
華頓商學院(Wharton Management)教授麥克.帕克(Michael Parke)在其主導的一篇論文〈策略性沉默,如何讓員工的意見被重視及從中得到回饋〉(How strategic silence enables employee voice to be valued and rewarded)中提到:有些表現最為優秀的員工,不會立即向外界揭露他們的想法、擔憂或某些資訊,而是選在最適當的時機公開。
這些員工的「策略性沉默」,會讓主管更重視他們的意見,並認為這些員工的聲音對於組織、以及其正在執行的任務是有價值的。
挑對時機再發言!「策略性沉默」的3個發言準則
學者們發現,活用策略性沉默的員工,會以3個關鍵因素決定什麼時候、如何發表意見:
1.相關性:是否與對話者的目標或目前情境一致。
2.事前準備:是否還需要再收集更多資訊、找到問題的對策,或考量到其他層面。
3.對話者的回應能力:選擇對話者最能好好處理意見的時刻(例如主管不是太忙或情緒平穩的時候)。
避免員工長期保持沉默,不能只歡迎「專家級」意見
對許多員工來說,決定在什麼時機發表意見,本來就是一個艱難的課題,要考慮發言的專業性、人際關係,甚至是老闆的心情,就算要「刷存在感」,也沒有人想用粗淺、不合邏輯的想法打斷會議的進行。
為了避免員工對迫在眉睫的議題仍保持沉默,帕克提醒,管理者應避免創造一個只有「專業意見」才能被採納的環境,「即使我們期待高品質的發言,也必須對低品質的發言保持耐心,了解為什麼他們的發言有所不足,他們才能從中學習和成長。」即使是團隊裡特定領域的專家,他們的發言也應該要有接受挑戰、質疑的空間。
此外,帕克特別強調,這項研究中的策略性沉默,側重於與任務相關的議題,而不包含與公平性、多元共融(DEI)相關的社會議題;他也提醒,組織必須確保員工能安心、自由地討論DEI,而不必擔心遭到強烈反對或報復。
本文獲「經理人」授權轉載,原文:「策略性沉默」讓你無聲勝有聲!為何有時不表態的員工,更受主管重視?
臉書粉絲專頁,請按此
延伸閱讀
▶為什麼會出現判斷失誤?想做出更好的決策,你必須認識的人性弱點
▶環球、迪士尼都曾打槍《星際大戰》!4點分析告訴你為什麼這不算錯誤決定
▶經理人如何避免判斷失誤?降低3種思考雜訊,提升決策品質
經理人最實用的管理知識交流和學習平台!提供主管和上班族專業工作心法及職涯提點,陪伴領導者管理組織、提升績效。
為全國行銷企管月刊銷售 NO.1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