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修充電

你有多看重「文憑」?他用人生經驗突破盲點:別被學歷阻礙自己前進的腳步

撰文者:雨果的投資理財生活觀 更新時間:2023-11-14 瀏覽數:2,563

關鍵字:

創業 職場 進修 學歷 文憑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
摘要
{DS}

前陣子看到了一篇文章〈清大畢業不會寫code?他:人生勝敗其實高中就決定了〉,重點內容節錄如下:

「高中時期的我總覺得,念好高中比念好大學重要,因為打下好的學術底子很重要。」相較於部分學生還不確定人生目標,他似乎早有覺悟,「高中沒念好,大學繁星念再好的學校也還是半桶水。因為讀書就像蓋房子,上樑不正下樑歪。」


在職場表現上,他認為有些私大畢業生的工作能力,比有些國立頂大的畢業生還強,關鍵點在於對方的高中學歷,「私大畢業生有些是明星高中,如雄中畢業的學生,能力表現遠勝過放牛高中洗到國立頂大的畢業生。」

我想,他想表達的重點是,明星大學的畢業證書未必代表很強的實力,現在的繁星升學方式,讓有些排名比較後面的高中生也可以直升台大,但是實力卻匹配不上所拿的大學畢業證書,因此認為其能力是在高中就決定了。

人生勝敗並非學歷決定,而是畢業後的打拚與發展

我個人的想法是,他想得太短了,人生勝敗豈會是在學生時期就決定的事情。我猜原文筆者可能是剛出社會的新鮮人,光是談論人生勝敗這個話題就很狹隘——人生哪有勝敗之分,成就高低或收入多寡,並不能當作是勝負的依據。

其實他誤會了一件事情,學校期間主要學習的,不是課本上的知識,而是學習的方法與態度,這才是畢業後影響個人未來發展的主因。

比較會念書的人,確實有比較多的機會找到收入與發展相對不錯的工作,但大多數人可能就是一路爬到中高階主管,或是因為很會念書而乾脆去考高普考當公務員,更厲害的人則選擇到外商工作,努力爬到外商高階主管位置,但這就代表是人生勝利組嗎?

有許多不擅長念書的人,出社會時可能學歷比較沒有競爭力,但是透過自己的努力、甚至創業,其成就與收入也遠遠超過名校畢業的人,甚至在其他領域有更出色的發展,如影視從業人員、運動員、舞蹈家、音樂家、小說作家等,這類的例子太多了。

有些人天生善於記憶,有些人邏輯特別好,有些人觀察力很敏銳,有些人則是其特長在台灣的學校考試教育裡無法展現出來。因此,在學校的學習過程中,我們應該要學習到的是學習新知的態度與方法。

資訊取得容易,當前更需要多元能力而非記憶力

現在的資訊爆炸,幾乎所有想知道的事情都可以在網路上查到,記憶反而不是很重要的能力,因為資訊隨手可得。

但是要如何觀察到這個社會需要什麼、老闆需要什麼,就需要更細心的觀察力;如何提出好的方式來推廣或解決問題,需要的是想像力、創造力與邏輯推理能力,這些未必是很會念書考試,或是拿到很好的大學文憑就可以達到的。

除了能力,心態也很重要。再聰明的人,如果沒有積極的心態,只想輕鬆舒服、甚至渾渾噩噩地過日子,相信他也不會獲得多大的成就,這些都是在學校裡可以學習的。

最後,還有一個是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只是在工作上,生活也需要有能獨自解決問題的能力。年紀小的時候,不懂的事情可以請父母幫忙處理,但當自己有辦法處理所有事情時,才能算是獨立了,而這也應該是在求學過程中要學會的技能,不只是念書考試。

有的人開竅晚,念書時期沒有將心思放在學術學習上,反而是積極參與社團活動;但出社會後突然開竅了,他將參與社團的熱情用在研究與學習上,後續在工作上的表現可能遠超過旁人想像。

結論是,學校的學習重點,不只是考試成績與文憑,在10幾年的學習過程中,學到對新知的學習方法與積極的心態才是更重要的。「文憑」只是過程中的結果表現之一,很多人比較晚開竅,也常能後發先至,因此若只用高中與大學文憑來論斷人生勝敗,實在是太狹隘了。

本文獲「雨果的投資理財生活觀」授權轉載,原文:在學校該學會什麼?
臉書粉絲專頁,請按此

延伸閱讀
以強攻強vs.持強補弱?她以自身經驗佐證:厚植自己的強項,也能異軍突起
一直存不到錢,可能是儲蓄順序錯了!1個動作決定你的存款數字「幾個0」
與其羨慕別人的成功,不如關注自己每天的進步!Google首位韓裔公關總監:成長能戰勝無力感

雨果以過去17年的生活理財經驗,分享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理財與投資觀點,希望透過分享與討論的方式與各位共同建立一個正確且可行的理財退休計畫。本文內容會包含股市投資、保險規劃、理財觀念、與商業想法。


  • «
  • 1
  • »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