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修充電
碳交易首發8萬8,000噸!27家企業搶購,金控成最大買家
撰文者:中央社 更新時間:2023-12-22
瀏覽數:772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
台灣碳權交易所今天啟動國際碳權交易,首批交易量8萬8,000噸、總金額逾80萬美元,科技、傳產與金融共27家企業購買,又以金融業者為最大宗。碳交所董事長林修銘期盼明年下半年啟動國內碳權平台,為台灣淨零邁向新里程碑。
碳交所今天舉行「啟航碳交易、引領新時代」零碳新經濟論壇,也同步啟動國際碳權交易平台。國發會主委龔明鑫、金管會主委黃天牧、經濟部長王美花、環境部長薛富盛等部會首長出席,也在會中頒發碳權購買證明給業者。
碳交所國際碳權交易平台共有3大特色,首先是採取美元計價,接軌國際;其次為信託帳戶進行交易,保障買賣雙方交易安全;第三則是運用虛擬帳戶、法人統編及交易類型採取標準化交易作業「子帳戶」架構設計,確保有效掌握物流金流。
此外,買賣雙方僅限為法人組織,其中,買方為國內法人,自然人尚不在開放之列,而且購買碳權後不得轉賣,避免產生投機行為。
碳交所今天上架國際碳權共有7大專案,專案類型包括潔淨水源、風力發電與太陽能發電、沼氣發電;碳權專案場域來自於越南、印度、莫三比克、烏干達、肯亞、厄利垂亞、智利。
購買首批國際碳權的國內企業共27家,其中金控業就有14家,公股行庫與大型金控響應熱烈;晶圓雙雄台積電與聯電也在首批認購名單。
林修銘受訪時表示,第一波8萬8,520噸碳權,每噸價格落在2.9美元至12美元,交易總金額80幾萬美元,一共27家業者參與,相比其他國家如新加坡碳權交易所(CIX)首發是售出1萬多噸碳權。
林修銘表示,這批國際碳權希望能夠滿足企業產品的碳中和以及ESG、國際供應鏈要求,參與首購的企業以金融業占大宗,購買量最大戶也是金融業者,金融業攸關全企業淨零碳排發展,並扮演「火車頭」角色,藉由投資、融資帶領各界重視減碳議題。
林修銘說,下一批國際碳權推出尚未有時間表,不過「我們都在努力」,媒合符合上架標準的產品。他也透露,按照目前規劃,將在明年下半年建置國內碳權交易平台。
今天獲發台灣碳交所國際碳權首購證明的企業,包含台灣金控、元大金、國泰金、玉山金、富邦金、中信金、永豐金、台新金、開發金、合庫金、兆豐金、第一金、華南金、國票金、台積電、聯電、日月光、鴻海、華邦電、特力、奇美實業、長榮海運、萬海航運、中華電信、中鋼、南寶樹脂、南緯實業。
希望透過更好的報導與文章品質,讓台灣社會向上提昇。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