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修充電

川普高壓逼企業重返美國,真能如願?童子賢坦言:抱歉,那些工作不會回來了

撰文者:風傳媒 / 林彥呈 更新時間:2025-03-13 瀏覽數:0

關鍵字:

川普 和碩 童子賢 關稅 美國製造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
摘要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心心念念推動美國重返製造,甚至不惜祭出關稅等高壓手段迫使企業屈服,但他的雄心壯志能否落實,猶在未定之天。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心心念念推動美國重返製造,甚至不惜祭出關稅等高壓手段迫使企業屈服,但他的雄心壯志能否落實,猶在未定之天。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認為,川普的做法在短期內或許會有成效,但長期而言,總統的力量終究沒有辦法對抗市場的力量,「如果用政治力量就可以振興產業,北韓的金正恩現在應該就是世界第1了。」


《風傳媒》於3月7日以「大浪當前」為題舉辦11週年社慶論壇,邀請外交部長林佳龍、中央研究院院士吳玉山、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中央研究院院士朱敬一、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台灣經濟研究院董事長吳中書、富邦金控首席經濟學家羅瑋等人與談。

童子賢指出,川普是非常清楚、理智地推動「美國重返製造」,背後當然有其意義。承平時期,大家從事商業振興經濟、打造財富,並不一定需要製造業;但在疫情期間,瑞士可以做出高單價、高毛利的醫美藥品,卻無法生產口罩,如果面臨的是「戰爭」,醫療設備等重要資源全都落在對手的手中,即便你的財富是對方數倍,恐怕也無用武之地,就像疫情期間缺乏口罩的瑞士一樣。

童子賢表示,川普從2016年第1任總統期間,就致力於將製造業帶回美國,但這並非由他首創。當年美國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也曾問過蘋果創辦人賈伯斯(Steve Jobs),可不可以把製造業帶回美國,但賈伯斯明確回應,「抱歉,總統先生,那些工作不會回來了。」

關於美國製造的輝煌時刻,童子賢從1941年的「珍珠港事件」開始談起,當時美國許多軍艦遭擊沉,還來不及起飛的戰鬥機就有約330架,事後美國凝聚民心士氣,工業生產火力全開,從那一刻到世界2次大戰結束,美國總共生產了30萬架的飛機,是在珍珠港事件中毀壞300多架的千倍之多。

此外,美國在二戰中扮演所有盟國工業製造的後盾,戰爭期間將近4,500萬噸的船舶,95%都是美國造出來的。但回顧2024年,全球約有8,800萬噸、3,000艘的船,59%是由中國製造,韓國以25%位居第2,日本則以將近10%的占比排名第3,美國在此之中的角色微乎其微。

然而,川普日前又在演講中,宣稱要將這些造船工作導回美國。對此,童子賢的看法就如賈伯斯所言,「總統先生,那些工作不會回來了。」

究竟何以致此?童子賢說,美國的人均所得8萬美元,工人晚上不能加班,而印度的國民所得2,900美元、越南4,700美元、墨西哥1萬1,000美元、中國剛好跨過1萬3,000美元,「人家用1/7、1/20的價錢日夜加班造船,在這樣的情況下,請問造船要如何回到美國呢?」

計畫經濟或行政命令,均難以長久振興產業

針對川普透過高壓手段,迫使半導體、汽車製造回流美國,童子賢認為短期或許會有一些效果,但以長期來看,總統的力量終究沒有辦法對抗市場的力量,包括就業市場、商品買賣市場、原物料市場,「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爬,價格和市場需求與供應會決定這個態勢。」

童子賢說,如果川普能夠結合美國上上下下重新改變,利用AI技術提振生產力,那麼在某些領域可能會成功,例如美國的能源生產排名全球第1、農產品除了養活國內3億4,000萬人,還可以養活其他國家的5億人口;或者像是好萊塢、麥當勞,就算川普沒有強迫,大家還是很喜歡喝可樂、吃漢堡,或是觀賞《復仇者聯盟》,這是因為美國的服務業擁有競爭力。

童子賢強調,他相信美國會繼續強下去,但如果逆著市場硬幹,成功只是一時,面臨考驗的時候還是會敗下陣來。他不認為計畫經濟或行政命令能夠長久且完整地振興產業,「如果用政治力量就可以振興產業,金正恩現在應該是世界第1。」

總結而言,童子賢認為身處驚濤駭浪的變局,短期有短期的因應方式,長期的布局則必須做長程的思考,這是一個不變的規則。

美國非唯一市場,利潤仍是企業首要考量

外界也好奇,台積電開了第1槍加碼投資美國,後續包括和碩在內的台廠「逃得掉嗎」?是否也需要前往美國擴大投資?

童子賢回應,有人估算台積電赴美成本會高出10%~20%,以去年平均毛利率55%而言還足以因應,但代工產業是「毛三到四」,殺頭生意有人做,賠錢生意沒人做,如果有辦法將成本轉嫁客戶,要去的話當然也是可以,否則會有一些麻煩。

話鋒一轉,童子賢也提醒,美國不是整個武林,雖然美國的消費、GDP在全球舉足輕重,但再怎麼厲害也就是26%左右,世界上還有其他74%的市場,「如果我要賣到日本、歐洲、加拿大、中國或印度,我為什麼要忍受那麼高的成本去美國呢?」

本文獲「風傳媒」授權轉載,原文:大浪當前》川普「美國重返製造」雄心能否成功?童子賢:總統沒辦法對抗市場力量
臉書粉絲專頁,請按此

延伸閱讀
台積電最新營收公布!2月營收2600億元,創歷年同期新高、近5個月新低
「美國優先」之下 股債匯如何布局?
台積電大舉投資美國恐衝擊匯市?央行:影響不大

「風傳媒集團」是一間從媒體、優質內容出發的網路科技公司。秉持「忠於真實,看見未來」的理念,由一群來自各個領域,對社會進步發展有熱情的人所組成。期望藉由先進的網路技術、社群的凝聚及擴散,讓多元的意見被包容接納,並開啟更多理性思辨與對話的空間,進而為社會帶來正面的影響。

《風傳媒》以宏觀的視野,掌握台灣、國際、兩岸、地方的政經脈動及生活態度,用真實與進步的價值觀,持續耕耘原生新聞、深度報導及多元觀點,為全球華人提供最優質的內容,帶來對生活的美好實踐。


  • «
  • 1
  • »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