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常識

預算不夠怎麼買保險? 這4點一定要學起來

撰文者:陳彥丞 更新時間:2017-06-08 瀏覽數:26,086

重點3》預算有限下可優先選擇定期險
既然保險能幫忙轉嫁風險,保障持續的期間一定愈長愈好,因此任何險種都應該要選終身型嗎?答案是「不一定」。保戶在思考要購買定期險還是終身險時,可從預算的角度作為出發點。

徐采蘩說,在相同保額下,定期險的保費遠低於終身險。以壽險為例,保戶責任最重的期間,往往是有小孩或背負房貸時,但是,當小孩長大、房貸還清,責任會逐漸下降。在預算有限下,如果一開始就全部用終身型壽險配置,高額保費會排擠其他支出,不如用保費低廉,但是保額相同的定期型壽險涵蓋高責任期間即可。


不過,她也提醒,像醫療險等附約型式的保單,如果附加的主約為定期險,就會隨著主約到期而失效,因此較適當的做法就是購買低額度的終身型主約,用來搭配附約,剩下的保障則由定期險補足。

重點4》資金充裕可考慮儲蓄型保險
壽險、醫療險等,都是以「保障」作為出發點,但是,保險的功能並不止於此,台灣人愛存錢的習性,讓儲蓄型保險一直都十分熱賣。可是,當基本保障還沒有做足時,並不適合投保儲蓄型保險。由於儲蓄型保險的訴求在存錢,能夠提供的保障有限,而且在相同保額下,費用更比一般壽險高,因此並不能把它視為補強保障的工具。另外,儲蓄險多有資金的「閉鎖期」,提前解約會面臨本金損失。

當然,儲蓄型保險並非不能買,徐采蘩認為已經幫自己建立起完整防護網的人,的確可以利用儲蓄型保險準備退休金。不過,她也提醒,未來的收入情況難以預測,記得選擇短年期的商品,降低碰到收入臨時中斷,可能繳不出保費的風險。

缺少公司團保,創業族更應加強意外險、醫療險保障
比起一般受雇於公司的上班族,自己創業的人少了團險的保障,加上如果生病或發生意外而無法工作時,也不像一般上班族病假未超過30天,還有半薪給付。因此,創業族要更加強意外險與醫療險的保障,才能面對收入中斷帶來的影響。另外,徐采蘩也提醒,創業族除了個人的保障之外,還要考慮到公司的周轉金,假設有向銀行借貸或融資,在壽險部分的保額,就得用定期險拉高,萬一不幸過世,才不會造成家人的負擔。(文◎陳彥丞)


延伸閱讀
2017年保費漲定了! 這3招幫你聰明省錢
公司團險保費最便宜 家人還能一起投保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