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修充電
先保住飯碗、才能照顧父母 6理由告訴你離職是下下策
撰文者:朱國鳳 更新時間:2017-10-26
瀏覽數:21,454
理由5》專業照顧能力不足
潘先生的母親中風,出院後潘先生自己照顧。由於母親一直昏睡,被叫醒時會生氣,兒子索性讓母親好好休息。後來竟然發現,母親身上已經出現碗大的褥瘡,最後還是送去讓機構照護。
離職自己上陣,不能只靠孝心,如果沒有接受專業訓練,對被照顧者未必是福。良好的長期照顧,不只是提供生活支援就好,還要有醫療、護理、營養、認知功能、預防延緩等多元的專業配合。
理由6》生活品質長期打折,老人容易變成受氣包
一但全職扛起長照重擔,幾乎沒有假日可言。長照福利中雖然有所謂的「喘息服務」,也不是隨時都能申請得到。沒有喘息也就算了,想到過去那些職場同樂的活動,像是部門聚餐、公司旅遊、尾牙摸彩,都已跟你無關。偶爾聽到的新聞反而是,同梯或後進獲得升遷。
如果前述的幾個理由又同時湧上心頭,除非心理素質很強,否則負面情緒勢必日漸累積,結果原先想要全心照顧的長者,往往變成當然的「受氣包」。
根據全國家庭照顧者資料庫統計,「高風險類型」的照顧者排行Top1是「男性」,長照悲劇事件中的照顧者,確實也是以男性居多。但是這份調查,並不代表女性照顧者就能扛得住壓力,母親罹癌、父親失智、先生中風的黃大姊,也是在照顧到第7年時萌生短念。
太多離職照顧的案例是雙輸,因為低估長照的多重挑戰,高估自己的承壓能耐。還好黃大姊開始向外求援,黃大姊說,「我的人生從此出現轉折」。正確的因應之道是像黃大姊一樣尋求外部支援,各縣市的長期照顧管理中心、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可以是求援的前兩站。
那自己該扮演甚麼角色呢?就是好好工作,不要讓家庭的現金流入中斷,繼續累積珍貴的職業保險年資。只有兼顧父母的照顧、自己的老後、以及婚姻家庭的和諧,長照之路才能走得穩、走得久。
本文經授權轉載至愛長照
最實用的養生保健、心情支持、疾病知識和社會資源彙整,我們是與照顧者站在一起的專業團隊,別忘了-「銀髮照顧,就找愛長照」!
延伸閱讀
▶一句「我好累」 道盡台灣數十萬長照悲歌
▶有苦說不出,總想自己解決》「兒子照顧者」容易導致虐待:「好想殺死父母⋯⋯」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