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鬆退休去
借鏡荷蘭、德國、奧地利等七國 看看他們的長照政策怎麼做
撰文者:王竹語 更新時間:2017-11-17
瀏覽數:26,465
五、奧地利
奧地利在1993年即已發展出一套長期照護補助系統。國家與地方在照護現金津貼補助部分是一致的,津貼評估的標準為:對生理、心理能力或知覺障礙者,至少需要6個月評估其永久需要;其次,評估個人需要1個月超過50小時者。評估分為7個等級:
1~4級:每月超過50、72、120、180小時;
5級:需要相當高層級的照護;
6級:需要永久的管理;
7級:完全無法動。
津貼的主要目的是給獨立長者及失能者,在照護的購買上有更多來源,不論是要在他自己家中使用或是支付療養院的費用,均較要求社會救助為佳。然此新制度亦釋放相當多預算在地方社會救助預算上。
六、英國
「社區中期照護」是英國老人健康照護體系一個嶄新的作為。以「盡量靠近家的照顧」為概念,提供整合性的健康照顧,而主要的達成方法是透過「醫療服務的延伸」與「以社區為基礎」的整合。
社區照顧服務內涵以「促進自主」與「預防不必要的住院」為兩大主要目標,並經由提供嶄新且完整的服務架構,包括醫院、社區醫院、照護機構與社區式照顧來達成目標。
值得注意的是各地方政府對安養照護需求之評估標準不一,以及對社會服務使用資格之資產評估標準不同,均違反照護使用之公平性。不同疾病種類因分屬醫療體系(NHS)與照護體糸,造成「相同需要,不同待遇」之水平式不公平。
七、美國
根據老人的照顧需求程度,提供不同的機構式照顧。由依賴程度最高至生活能自理之情形,依序規畫之機構類型為:護理之家、集合式老人住宅、輔助式生活、獨立生活住宅。
採取民營化、分散化、參與化為主要策略目標,並讓照顧回歸社區。
推展社區式照顧的目的即「去機構化」或「轉機構化」。除可節省政府財政支出,同時亦可讓老人留在社區中感受到更人性、更彈性的照顧情境。
缺點為各州照護政策差異,造成地區間照護資源分配不均。且照護提供發展不均,過度偏重機構式照護。
再者,長期照護主要仰賴私人財源,缺乏風險分攤機制。最後,由於嚴重財務障礙,照護可近性缺乏,長期照護費用快速增加。
參考資料:
•柯文娟〈長期照護趨勢與模式探討〉;《國會》44卷9期,2016年9月。
•長期照顧十年計畫2.0(核定本),衛生福利部2016年12月。
•任呈岳〈德國長期照顧保險政策的啟示〉;《全民健康保險》117 期,2015年9月。
•黃明發〈從全球化老人照顧之發展趨勢對台灣長期照顧之省思〉;《社區發展季刊》148期,2014年12月。
•劉見祥、吳秀玲〈高齡化對全民健康保險制度之影響〉;《社區發展季刊》125期,2009年6月。
•詹弘廷〈社區化長期照護的挑戰〉,埔里基督教醫院神經內科暨長期照護醫學部。
•吳淑瓊《建構長期照護體系先導計畫》,內政部委託研究。
•葉秀珍〈長期照護各國實施經驗之比較分析〉;《國家衛生研究論壇》。
本文經授權轉載至愛長照
最實用的養生保健、心情支持、疾病知識和社會資源彙整,我們是與照顧者站在一起的專業團隊,別忘了-「銀髮照顧,就找愛長照」!
延伸閱讀
▶你想去養老樂園,還是長壽廢墟?》臺灣有一百萬個孩子不見了,卻多了五十萬個老人
▶退休族積極理財 反而吃老本?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