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書摘

46歲才開始買股,500萬長成逾2700萬,退休老師年領百萬股利!

撰文者:編輯部 更新時間:2020-01-28 瀏覽數:230,184

關鍵字:

存股 股息 股票投資

談到存成長股,達人們都說「要長抱」、「要賺時間複利」。這時候,投資人是不是也冒出了這樣的疑問,「我現在開始,還來得及嗎?」投資人若想學習如何搭上養股的獲利列車,就請看看46歲才開始「靠股票」存退休金的謝士英,是如何在9年內把500萬元本金,滾成市值2,755萬元的股票,保證讓你信心百倍。


46歲之前的謝士英,還是個完全不知股票為何物的超級門外漢,當時擔任教職的他,非常擔心退休這一天的到來,煩惱失去收入後生活支出沒有著落。然而,現在的他,卻早已經提前退休,每年從股市領將近100萬元的股息,幾乎跟退休前的工作所得相去不遠,不但能養活一家人,還可以換新車、年年出國玩。

憂心退休後生計
捨棄「炒股」擁抱「存股」

謝士英當初會開始尋找不用靠勞力的生財管道,是來自對退休生活的危機感。早期,他的投資方法很簡單,就是把賺來的錢,交給退休的爸爸「炒股票」,不過令他意想不到的是,歷經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和2000年科技泡沫,老爸辛苦「炒」了將近5年,最後也是不賺不賠,對他而言,根本是在浪費時間。

當時45歲的謝士英,手上存款只有約200萬元,離退休也進入倒數計時階段,正在苦惱之際,他看到了關於股神巴菲特(Warren E. Buffett)的報導,才對投資股票重燃信心。為了避免重蹈父親的覆轍,他不僅自掏腰包參加投資高手舉辦的「巴菲特班」課程,還花了1年研讀股神的投資書籍,一心想把大師的操作方法複製回去,為自己多爭取一點退休基金。

最後,謝士英鎖定「存股」這套策略。「原來存到好股票,錢會不斷長大!」他苦心鑽研後發現,只要用對方法,從股市領生活費並沒有想像中的困難,而其中最關鍵的因素只有兩個:第一,專挑好公司長期持有;第二,等候好價錢買進。

2001年初,謝士英蓄勢待發準備進場,但當資金準備好時,他卻認為價格不夠漂亮,因此先耐心等候。半年後,正好碰上全球股市大跌,台股也一路狂瀉至9月的3,411點才止血,這段時間,不少好股票的股價幾乎腰斬。此時,謝士英抓準時機,首度進場,買入台塑(1301)、裕隆(2201)、中鋼(2002)及統一(1216)等4檔標的,雖然不是買在最低點,但只要一看到重挫就進場加碼。謝士英回憶,因為不知股市會跌多久,所以每次都買個1、2張,股價下跌就再買,把火力瞄準在精選的4檔股票,前後花了2個月~3個月,每檔至少都買進10張以上。

每年只進出1~2次
其餘時間努力儲備銀彈

而這個「堅持等待好價錢」的原則,也讓他在2003年SARS肆虐台灣時,等到了另一個進場時機。當時,統一股價一度跌到9.5元,這時的謝士英,膽子大了些,一買就是10幾張。同年,他因為到化工廠長興(1717)演講,發現這間公司的員工積極、對前景很有信心,剛好當時股價跌到近1年新低,他開始慢慢買進,存了超過10張,成為核心存股之一。

然而,要等到低價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容易,謝士英每年常常進場不到2次,甚至有時花了1整年都等不到進場機會,但他並不會因此心急而慌了陣腳,反而是利用沒股可買的時間更努力的儲備銀彈,耐心等候。以他超過10年的存股經驗,平均2年到3年就會有一次好時機。他相信,「只要逢低買,累積財富的效果很快就會出現!」有了這套哲學,讓謝士英身價快速翻倍。
謝士英在2001年首度進場時,拿出了220萬元積蓄投資統一、裕隆等產業龍頭股,接著再以每年約50萬元~60萬元本金持續投入,到了2005年,謝士英投入的本金累積到約450萬元,而股票市值竟來到1,000萬元,當年度還有近60萬元現金股息可以領。

這個報酬數字有多好?拿大部分國人愛用的定存來做比較就知道。2001年9月,臺灣銀行1年期定存利率雖然將近4%,但到了2004年,利率僅剩不到1.5%,即使謝士英從一開始就用450萬元投入定存,5年下來,利息僅可領到約40萬元,總金額只有存股所領股息的2/3,資產價值也不可能因為景氣變好而飆高。

存股的好結果讓謝士英備感意外,也更確信這是一個能讓他安心準備退休金的方法,並下定決心持續執行下去。於是,他隔年再加碼,將本金推高到500萬元,當年度領到的股息也攀升到70萬元。

只要挑對優質股票
遇金融海嘯照領百萬股息

這樣的好成績讓他決定提早退出職場,並不再從存款中撥錢買股,改由用領取的股息分批進場,陸續撥出400萬元股息加碼。截至2013年底,他在9年內一共領了約800萬元的股息,加上2014年入袋的100萬元,總金額遠高過他當初投入的積蓄。總計到2014年5月初,他的股票資產來到近2,755萬元,換句話說,謝士英利用這套存股魔法,在9年內把500萬元的本金,整整放大4.5倍。

當然,沒有任何一種投資是零風險, 2008年碰到金融海嘯,讓沒有特別做避險工作的謝士英,產生了進股市以來最嚴重的考驗。「這樣存股到底對不對?」謝士英一度自我懷疑。

2008年11月,金融海嘯席捲全球,謝士英也未能倖免,手中的股票市值,在3個月內一下子蒸發了一半,從1,500萬元迅速縮水到780多萬元。這時候,他快速地檢視了持股狀況,發現以投入500萬元的本金計算,他仍然保有約5成的獲利,同時,當年度的股息一樣沒有少領,拿了將近100萬元股息。反觀和他同時用200萬元開始買股的朋友,因為做的是短線價差,賠到本金只剩10幾萬元。頓時,他對養股投資術的疑慮全消,甚至把握股價下探時機,將股息再投入加碼。

對於養股,謝士英有一套獨特的「種樹模式」,那就是「只種樹不砍樹」。種樹的前幾年可能會比較辛苦,時間到了就澆水,存到錢就再多種一點,等到長成農場的規模時,年年靠收成就夠生活了,就算天災也不要把好樹砍掉,這樣一來,還是能每年有收穫。應用在股市裡,就是一旦抱到好股,千萬不能隨便賣掉。

謝士英回顧自己存成長股的經驗指出,雖然剛開始的效果不太明顯,但至少撐過3年,財富就會明顯增加。他建議有餘裕的準退休族可以比照他的模式,每年存50萬元,只需約5年~6年,就有機會累積超過500萬元的資產,時間如果再拉長,想要存出千萬元的退休金、年年領上百萬元的股息當生活費,都不是難事。他更鼓勵年輕人,不要輕易放棄,只要堅持,必定能快樂收割。

有了存股帶來的獲利,現在的謝士英正享受著退休生活,他不僅不必為日常開銷煩心,每個碰到除權息旺季的暑假,他還能開心的用「統一出的旅費」,帶全家大小出國共享天倫,「兒子還開玩笑說,我買的新車上面,應該貼一下股市贊助商的名字,」謝士英打趣地說。

只要堅持幾年,就能換來無憂無慮的第二人生,謝士英用自己的成功經驗告訴大家,「養股,永遠不嫌晚!」(本文摘自6步驟存對成長股(2019增修版)散戶贏家篇)

  • «
  • 1
  • »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