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爛理財

把錢找回來!理財達人:存不到錢的人,必須培養「-2+3」的理財態度!

撰文者:咪編 更新日期:2020-04-24 瀏覽數:42,391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們按個讚:

最近不但股市處於瘋瘋癲癲的狀態,咪編也被工作搞得有點瘋瘋癲癲的,就選了1本輕鬆的理財書籍來看。


這本《把錢找回來》是一本韓國的翻譯書,作者朴鍾基是Money&Rich理財顧問公司的負責人,她所開設的講座課程遍及樂天百貨公司、LG電子等知名企業。她將自己的真實樣態,以及在現實的理財講座中遇到的學員投射到主角身上,用說故事的型態,闡述她自己的理財觀。

多年開班授課的經驗讓朴鍾基發現,很多人花了大把時間和精力去閱讀投資相關書籍,也知道有錢就該拿去理財,或分成幾個固定的帳戶分類管理,但對這些人而言,最大的問題不是該如何投資,而是「沒有餘錢去投資」。

為什麼會這樣呢?朴鍾基表示,這是因為許多人往往會跳過最重要的第1步驟,直接從第2步驟「帳戶分類管理」開始的原因。究竟這個最容易被忽略,但卻又最重要的第1步驟是什麼呢?很簡單,就是「正確的金錢觀」。

存不到錢的人,必須培養「-2+3」的態度
什麼是「正確的金錢觀」呢?朴鍾基認為,對於存不到錢的人來說,有2個必須要捨棄的態度,以及3個應該要培養的態度:

必須捨棄的第1個態度》有收入的時候,要先想到儲蓄而不要想到消費。

咪之想法:許多人會存不到錢,常常是因為習慣先把要花的錢用掉,等到月底手邊有剩餘才存起來。但往往到月底的時候就已經所剩無幾了。因此,對於認真想存錢的人來說,應該要改變自己的花錢習慣,在拿到薪水以後,先將要儲蓄或投資的錢留下來,剩下的才是可以花費的金額,這也就是最近很流行的「富人公式」。

必須捨棄的第2個態度》金錢的真正美妙之處在於增多,而不是花用。

咪之想法:咪編知道,大家在拿到薪水或獎金時,總會感到特別開心,很想要立刻去買東西來犒賞自己。然而在這種時候大家不妨多想想,如果我將這筆錢省下來拿去投資,1年後,又可以得到更多的錢錢,而自己開除老闆的夢想也能夠更快提上日程,這樣一來,或許能夠多少降低自己想要花錢的慾望。

應該培養的第1個態度》分清楚什麼是資產、什麼是負債。

分類方式很簡單,就好像《窮爸爸富爸爸》裡面提到的,「所謂資產是讓我把錢放進口袋裡面的東西,而負債是讓我把錢從口袋裡面拿出來的東西。」

拿買車子來看,如果你是一位靠大眾運輸上下班的人,買車子只是為了炫耀,那麼這台車子對你來說,就是負債,因為你必須花錢買車、養車、繳交相關費用。但如果你是一位送貨員,買車子是為了能夠增加你的業績,那麼這台車子對你來說,就是資產,因為它可以替你帶來收入。

咪之想法:我覺得其實大家常常把資產和負債搞混,以為買進的是資產,殊不知它其實是負債。就拿買書來說好了,如果買書以後認真閱讀、細細鑽研,之後將書中的知識運用到日常生活上,讓自己得到加薪的機會,或者幫助自己在投資上更上一層樓,那麼對你來說,這本書就屬於資產。

但如果買了書以後,你就把書放在房間讓它長灰塵,或拿來墊便當,由於這本書並未替你帶來任何收入,而你卻已經花了買書錢和運費,故而此時對你而言,這本書屬於負債。所以大家買完書以後,要記得拿起來翻閱啊,最好還能夠寫寫心得,分享你自己的想法喔。

應該培養的第2個態度》累積種子基金,並確保只有閒置的錢才能拿來投資,同時要能夠等待。

咪之想法:其實我覺得這個態度牽涉到許多投資人的兩難,究竟是該先存一筆錢以後再去投資,還是該利用投資來存更多錢?其實咪編覺得這問題並不難回答,只要問自己一個問題就可以了。

想想看,如果你的本金只有10萬元,你必須找到報酬率10%的商品才能賺到1萬元;但如果你的本金有100萬元,你只需要找到報酬率1%的商品就能夠賺到1萬元。究竟是報酬率10%的商品比較容易找到,還是報酬率1%的商品比較容易找到呢?相信只要你能夠回答出這個問題,你就已經知道答案了。

應該培養的第3個態度》分清楚什麼是儲蓄、什麼是投資。

儲蓄是可以保障本金的商品,例如定存;投資是讓你的本金可能會產生虧損的商品,例如基金、股票、債券。

咪之想法:其實第3個態度與前1個態度連貫,有些人很認真,只是用錯了方式,他們以為自己在存錢,殊不知自己其實是在做不保本的投資,結果錢就這樣被自己愈存愈薄。因此,建議大家在累積自己的第1桶金之前,最好先搞清楚,自己究竟是真的在存錢呢?還是是在做不保本的投資?

其實看到這裡,咪編覺得這內容和前陣子Smart智富出版的《上流哥:這年頭存錢比投資更重要》這本書好像啊!退役基金經理人上流哥也認為,很多人沒有錢不是因為投資技巧不好,而是口袋有破洞,應該要先把洞補起來,留住錢,才能夠放大投資獲利。對這本書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翻翻我之前寫的心得。

沒有存款的人,必須完成的3個功課
而除了這些該捨棄以及該培養的態度以外,作者在《把錢找回來》中也對於那些沒有存款的人,出了3個功課,要他們完成:

第1個功課》連10元銅板也不能遺漏,每天都要詳盡的記錄在家計簿裡。

且在記錄時,最好把各種花費分類:
1.必要的支出:指生活中必定不能缺少的費用,像是交通費、學雜費、餐費、管理費等,少了這些支出就無法維持生活。
2.需要的支出:指就算不花費,生活上也不會造成太大的不便,例如到餐廳吃飯、進修、旅行、買書、參加藝文活動。
3.可有可無的支出以及沒必要的支出:指能提升生活品質的支出,例如高價位的傢俱、手錶、名牌、海外旅行等,或者是不花這些錢也無關緊要的支出,例如滯納金、罰款、經常外食、購買一次性物品。

記錄完畢以後,將「可有可無的支出以及沒必要的支出」用粗紅筆劃線,告訴自己,下次絕對不再重蹈覆轍。

咪之想法:雖然記帳真的很麻煩,但只有將每一筆開銷都記下來,你才會清楚自己的錢都跑去誰的口袋了。而將支出做分類以後,你才能夠知道自己,平常對自己到底有多麼好。然而要記得,現在的忍耐,是為了將來可以得到更多,所以適時的刪減一些非必要開銷,才能夠讓自己早日達到財富自由。

第2個功課》每天固定花1小時讀財經報紙,而且要從第1個版面讀到最後1個版面。

咪之想法:每天閱讀財經報紙,主要是為了提升自己對相關事務的敏銳度,才能像那些厲害的投資大師一樣,從各種微不足道的資訊中,找到發家致富的管道。

第3個功課》每個禮拜閱讀1本理財書,1個月共4本,每看完1本要完成1篇讀後感想。

咪之想法:為什麼作者會規定每個禮拜要閱讀1本理財書呢?難道他不知道大家工作很忙嗎?我想作者一定知道大家都很忙,但規定自己1個禮拜閱讀1本理財書,才能夠真正檢視你對於「變有錢」這件事情,有多大的決心。套句吸引力法則的概念,只有當你真正想要變有錢時,你才真的能夠變有錢。

當然,除了上述這些理念以外,書中還有許多和理財有關的小知識,但咪編怕繼續寫下去就爆字,有興趣的人可以把書找來看一看。

本文授權轉載自小編愛投資線上讀書會

延伸閱讀
想成為「有錢人」?那就一定要拋開這8種讓人無法致富的思維!
錢不夠不能投資?3年存百萬的她用「4面向」告訴你:為何要邊存邊投資!

  • «
  • 1
  • »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