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小常識
買房前必懂!建商預售屋契約內藏的5大陷阱,看懂才不吃虧
撰文者:林彥呈 更新時間:2020-12-08
瀏覽數:33,645
為保障民眾購屋權益,地方政府每年都會查核業者是否符合預售屋買賣定型化契約的規範。內政部特別提醒,預售屋契約中常見「通知交屋期限」、「房地標示及停車位規格」、「驗收」、「保固期限及範圍」及「房地面積誤差及其價款找補」等5大缺失,若建商提供的契約違反規定,民眾可以要求改正或向主管機關檢舉,以保障自身權益。
陷阱1》交屋前應完成修繕 ,遲延交屋利息萬分之5
根據內政部定型化契約規定,賣方應於交屋前完成修繕,且賣方延遲利息為日息萬分之5。但過去在查核時,曾經發現業者擅自將「交屋前」的修繕義務,變更為「交屋後」的保固責任,以及降低賣方遲延交屋利息數額為萬分之2,藉此減輕自身交屋及違約的責任。
陷阱2》車位高度應標明
在「房地標示及停車位規格」方面,依照規定應該列明停車位長、寬、高、含車道及其他必要空間面積。
但查核時發現,業者提供的契約未列明「停車位高度」,也未列明「停車空間面積占共有部分總面積之比例」,容易引發紛爭。
陷阱3》瓦斯內管由建商付費,交屋保留款為總價5%
內政部表示,自來水、電力管線費及瓦斯內管等相關費用,均應由賣方負擔,且交屋保留款應為房地總價5%。
但查核時發現,常有業者將瓦斯內管等管線費用轉嫁由消費者負擔,或將總價5%的交屋保留款,降低額度為5萬元。
陷阱4》保固應從交屋日起算 ,結構保固15年
內政部指出,房屋的保固期限應從交屋日起算,結構部分保固15年,而且除能證明可歸責於買方或不可抗力因素外,賣方均應負責。
但查核時發現,業者擅自減列結構保固的「項目」及縮減保固期限,或將保固期限的起算日提前至「取得使用執照日」,並限縮於「可歸責於賣方」。
陷阱5》面積誤差不足部分,建商全部找補
依據規定,土地面積、主建物或房屋登記總面積如有誤差,不足部分賣方均應全部找補;超過部分,買方只找補2%為限;誤差若超過3%,不論是超過或不足,買方均得解除契約。
但查核時發現,業者將「土地」及「停車位」面積誤差,列為不予找補,或限制須於面積「不足」3%,消費者始得解約。
簽約停看聽,善用內政部版契約
如果民眾發現與建商簽訂的契約條款,違反內政部公告的「預售屋買賣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可依消費者保護法第17條規定主張無效。
同時,建議民眾應拒絕建商以「個別磋商條款」規避契約責任,訂定對消費者不利的條文,以維護自身權益。
內政部提醒,民眾簽訂預售屋買賣契約時不宜輕率,必須詳閱契約內容,並且採用內政部版契約範本,若發現不動產業者提供的內容違反規定,可要求修改契約條款;同時也可將違規契約送請預售屋建案所在地直轄市、縣(市)政府查處。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風傳媒
臉書粉絲專頁,請按此
「風傳媒集團」是一間從媒體、優質內容出發的網路科技公司。秉持「忠於真實,看見未來」的理念,由一群來自各個領域,對社會進步發展有熱情的人所組成。期望藉由先進的網路技術、社群的凝聚及擴散,讓多元的意見被包容接納,並開啟更多理性思辨與對話的空間,進而為社會帶來正面的影響。
《風傳媒》以宏觀的視野,掌握台灣、國際、兩岸、地方的政經脈動及生活態度,用真實與進步的價值觀,持續耕耘原生新聞、深度報導及多元觀點,為全球華人提供最優質的內容,帶來對生活的美好實踐。
延伸閱讀
▶疫情之下,還要買房嗎?房產達人:這3種人先暫停買房計畫!
▶台灣房屋過剩的危機》當年輕人到40歲還不買房,房子還會搶手嗎?
▶該買房還是繼續等?學者:這樣買房就像可憐寄居蟹!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