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理財
金金併對投資人有什麼好處?台灣過往曾發生哪些大型銀行併購案?
撰文者:股感知識庫 更新時間:2024-10-31
瀏覽數:0
圖片來源:Adobe Firefly
摘要
在與中信金(2891)激烈交鋒後!台新金(2887)、新光金(2888)的「新新併」已經告一段落!那你知道為何會有金金併嗎?原因就在於市占率造就的「規模經濟」!
2023年3月,美國的「矽谷銀行(Silicon Valley Bank)」、「簽名銀行(Signature Bank)」、「銀門銀行(Silvergate Bank)」爆發擠兌潮,這3間銀行也被迫關閉。最後,由「第一公民金控(First Citizens BancShares)」收購矽谷銀行,「紐約社區金控(New York Community Bancorp)」收購簽名銀行。
無獨有偶,台灣銀行業也有收購案的新聞。2024年,盛傳京城銀行(2809)即將出售,以及中信集團(2891)與台新集團各自想併購新光銀行的消息。
營運不彰、缺乏接班人的機構被其它方併購,一直是「金融業」的進行式。在我國,金融機構「併購案」主管機關為「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為「金管會」)」。2000年12月,共20條的「金融機構合併法」公布,第3條明定「主管機關為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這也是為何每當金融機構磋商合併案時,負責發出聲明的政府單位一直是金管會。
圖1:金金併法規
資料來源:全國法規資料庫 金金併:原因、目的、方式
促進金融機構合併案的最大原因,是原有的金融機構想要擴大市占率、增加服務據點,成為更大型的金融機構。簡而言之,金融機構之間的合併是為了達成「規模經濟」。
舉個範例:假設在一個國家的存放款市場裡,共有10間銀行。易言之,若1間銀行的存放款市場市占率超過10%,就是1間相當有規模,足以影響金融穩定性的銀行。
這類銀行被稱作「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英文簡稱為「SIFI(Systemically Important Financial Institutions)」。在這個國家裡,共有4間這樣的銀行,市占率皆超過15%,但是彼此的領先幅度並不大,第1名與第4名的差距僅有5個百分點。
假設B銀行想要成為該國最大的存放款銀行。為了要超越A銀行,更強地掌控貸款市場,B銀行囤積現金,靜心等待金融危機,收購其它較為小間的銀行。
金金併發生前 |
銀行 | 存放款市場市占率 |
A | 20% |
B | 18% |
C | 16% |
D | 15% |
E | 7% |
F | 7% |
G | 7% |
H | 5% |
I | 3%
|
J | 2% |
整理:股感知識庫 |
2008年,B銀行終於等到好時機。在一年半內,G銀行的逾期放款比率飆升至20%,代表每借出的100元,有20元是無法收回的款項。眼看G銀行的股票價格僅剩高點的30%,G銀行的董事長帶頭減薪,焦急地在仁愛路上打電話、調頭寸。這時候,B銀行用已囤積多年的現金,以低廉的價格併購G銀行。在劣勢之下,無論G銀行有多麼不捨,都只能向B銀行的提案點頭。最終,G銀行成為合併案的「消滅銀行」,B銀行則成為「存續銀行」。
一夕之間,存放款市場市占率最高的銀行不再是原本的A銀行,而是併購G銀行後的B銀行。B銀行的市占率提升了7個百分點,掌控整個國家4分之1的存放款。此外,以國家的角度觀看,在存放款市場裡,第1名領先第3名的幅度從原本的4%提升至9%、領先第4名的幅度從5%提升至10%,代表B銀行在併購案後的最大存放款地位,比A銀行在併購案前的地位更為穩固。
存放款市場愈來愈集中在B銀行
B銀行併購G銀行後 |
銀行 | 存放款市場市占率 |
B | 25% |
A | 20% |
C | 16% |
D | 15% |
E | 7% |
F | 7% |
H | 5% |
I | 3% |
J | 2% |
整理:股感知識庫 |
金金併影響:Visible Hand
金融機構合併後,往往造成市場愈趨集中於某幾間金融集團。對於存戶、老百姓而言,容易遇見金融機構漸漸壟斷金融市場的現象,這並不是好預兆。此外,假若大型金融集團並未妥善掌握放貸品質,將不只影響本身的營運狀況,也將連帶影響其它產業的資金調度,例如有大量資金需求的營造業、科技業以及管理退撫基金的政府部門。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