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人開講
關稅戰引爆台股史詩級重挫!達人建議:別怕人造熊市,用2策略平衡股債配置
撰文者:風傳媒 / 林彥呈 更新時間:2025-04-10
瀏覽數:2,191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
摘要
張錫建議投資人,不要太害怕這波「人造熊市」,大環境還有變數,資產配置須股債平衡,在這階段不宜槓桿操作。「現在就當作另一波疫情來了,期待川普能發現他要的結局是手術失敗,逼迫他快速調整關稅策略,讓總體經濟市場能持續穩定發展。」
川普「解放日」以超乎預期的關稅政策正式向全球宣戰,在清明連假結束後,台股面臨補跌壓力,4月7日加權指數重挫超過2,000點,跌幅將近10%,台指期、台積電(2330)更是「開盤即收盤」,跌停深鎖。
對此,素有「多頭總司令」之稱的國泰投信董事長張錫提醒,投資終究要回歸基本面評估,股債平衡配置,值此震盪時期,不宜槓桿操作。
川普子彈射錯方向,美國才是最大受害者?
張錫認為,在這場大規模的關稅戰下,美國將是最大受傷者,建議投資人把這次事件當作另一波「川普疫情」,可先冷靜觀察在新政策下因「美國價值」而被豁免的項目。
他表示,川普的對等關稅簡單又粗暴,大幅超出經濟學家和國際機構法人的預期,全球市場恐慌程度猶如2020年Covid-19來襲,投資人應避免過度恐慌殺到低檔。
張錫認為,美國雖然是全球消費大國,但只占全球進口最終需求15%,影響其實比大家想像的更低;且在川普這波操作關稅所發起的經濟革命之下,美國可能會是最大的受害者,因為暴增的關稅不是Apple、Dell或Nike等品牌大廠要負擔,就是必須轉價給消費者。
以iPhone手機或PC為例,中國生產超過8成,如果課徵54%(20%+34%)關稅,相當於美國iPhone或PC比其他國家貴一半;若以球鞋來看,因為越南、柬埔寨課徵46%、49%,美國售價至少要貴上4成,勢必造成美國國內消費低迷。美國服務業占GDP約8成,製造業只占2成,川普子彈真的是射錯方向。
進一步來看,台灣2024年出口4,750億美元,其中電子相關產品3,097億美元(晶片1,772億元、資通訊1,325億元)占65%,大多是出口零組件至中國、東協、墨西哥,組裝後再至美國,少數才是直接出口至美國的產品,因此這波32%關稅影響仍有限,「免稅認定」的標準尚有爭議。
張錫提到,川普關稅政策還有被稱為「關稅人道走廊」的「豁免規定附件3(9903.01.34)」,多年來各國議定「資訊科技協定(ITA)」後,顯著提升全球資通訊產品的貿易情形,「豁免規定附件3(9903.01.34)」則是豁免美國原產成分占產值20%以上的產品,不過這應該是幫Apple解套,因為Apple已經宣布未來4年要在美國投資5,000億美元。至於實際的免稅認定方式仍待釐清,在確定前將持續影響市場情緒。
張錫表示,這次對等關稅維持晶片免關稅,主要原因是晶片很難計算,電子產品都有晶片,成品課稅相對容易,而台灣只是代工,最終產品所有權仍屬Apple或Nvidia,台廠關稅可能轉嫁給美國廠商,最終將增加Apple等美廠的產品成本。
況且就晶片而言,不論手機或伺服器都只占其產品3%~5%的成本,加上台灣晶片具備無可取代性,因此對台灣半導體供應鏈有信心,然後續仍可能再有更進一步的晶片關稅政策,短線必須留意震盪加劇風險,長線則著眼於需求面是否變化。
別怕人造熊市,用2大策略穩定資產配置
至於台股終將面臨關稅戰下的下修壓力,這波跌幅會持續多久、跌得多深?投資人究竟該如何應對?
張錫認為,台灣去年受惠AI需求,全體上市公司稅前淨利衝上新台幣4兆8,900億元,年增率高達38.33%;今年第2季正逢輝達GB200正式大量出貨,4大雲端服務供應商CSP業者今年的資本支出,預估會較去年增加近千億美元,AI終端需求開始啟動,台灣為主要供應鏈,基本面相當穩健,展現優異的競爭實力。
接下來即將進入股東會旺季,去年大賺而此時股價已明顯下跌,台灣上市公司的配息率應該可以期待。
張錫建議投資人,不要太害怕這波「人造熊市」,大環境還有變數,資產配置須股債平衡,在這階段不宜槓桿操作;善用「定期定額」和「大跌加碼」2大策略,標的則建議可選擇配息型基金和平衡布局的市值型ETF。「現在就當作另一波疫情來了,期待川普能發現他要的結局是手術失敗,逼迫他快速調整關稅策略,讓總體經濟市場能持續穩定發展。」
本文獲「風傳媒」授權轉載,原文:台股重挫逼近跌停,這波還要跌多久?投資人該怎麼辦?「多頭總司令」說話了
臉書粉絲專頁,請按此
延伸閱讀
▶台股上市櫃共1702家跌停!科技、金融股全倒,「這2類」族群逆勢抗跌
▶人心惶惶,快要股災了嗎?觀察史上9大崩盤時刻,盤點2025年股市可能趨勢
▶一樣是金融股、績效大不同?長抱10年績效大公開!14家金控、0055報酬差了這麼多...
「風傳媒集團」是一間從媒體、優質內容出發的網路科技公司。秉持「忠於真實,看見未來」的理念,由一群來自各個領域,對社會進步發展有熱情的人所組成。期望藉由先進的網路技術、社群的凝聚及擴散,讓多元的意見被包容接納,並開啟更多理性思辨與對話的空間,進而為社會帶來正面的影響。
《風傳媒》以宏觀的視野,掌握台灣、國際、兩岸、地方的政經脈動及生活態度,用真實與進步的價值觀,持續耕耘原生新聞、深度報導及多元觀點,為全球華人提供最優質的內容,帶來對生活的美好實踐。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