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照顧險
失能人口6成以上是青壯年》年輕人必看!4重點弄懂「失能險」,如何花小錢買大保障?
撰文者:買保險 更新日期:2019-05-10
瀏覽數:106,048
台灣目前已是高齡社會,過幾年還可能成為「超高齡社會」。平均壽命增長後,因事故或疾病導致身體出狀況、生活無法自理的機會也跟著增加、再加上少子化,不想未來帶給子女太大負擔等考量,這些都成了近年來失能保單在台灣熱賣的原因。
失能險是什麼?和殘扶險一樣嗎?
「失能」在以前稱為殘廢或身心障礙,民國107年修正了「保險法」,把這些用語統一稱做「失能」,較無貶損之意,相關保單也從「殘扶險」改為「失能險」或「失能扶助險」,所以兩者是同樣的事物。失能險是保障因疾病或意外而喪失工作、生活能力的保險,在先進國家相當盛行。跟平常意外險相比,失能險多了「因疾病而失能」的保障,重要性不言而喻。
失能險可解決什麼?如何挑選才好?把握這4重點!
失能如同重病,除喪失工作能力外,還可能得請人照顧,必須倚賴長期且充裕的經濟來源才能支撐生活,可說是人一生中會遇到的大風險之一,最該運用保險來轉嫁。失能險的「一次性給付金」可先解決失能發生時驟增的龐大支出,許多新型商品還附有每月扶助金,在失能後按月給予數萬元當做生活開銷和照護費。挑選失能險商品時,通常需注意以下4重點:
重點1:一次性給付金
失能險的理賠依照「失能等級表」來判定,當判定失能後,保險公司會先給付一筆較大的失能保險金,也就是大家常說的「一次性給付金」。通常這筆錢會用在醫療、買輔具、或建立無障礙空間的花費上,對失能初期的困境非常有幫助,必須有足夠的額度才行。大多商品在1至11級失能時,都會理賠一次性給付,但也有一些商品只賠6級以上較嚴重的失能,並非絕對。
重點2:每年或每月扶助金
按月或年度給予的保險金,乍看下,好像給付愈多次愈好,但其實還得看該保單的每月扶助金是否會依失能等級表而打折。例如同樣6級失能的情況下,甲商品保證給付200個月,但只給付「完全失能扶助金50%x200個月」,而乙商品保證給付180個月,100%不打折扣,那麼選甲商品就不見得比較好。
重點3:是否有保證給付
假設某張保單上寫著:扶助金「保證給付」180個月。那被保人萬一只領了120個月便不幸過世,這時就會貼現改由受益人領取剩下60個月的錢。反之,保單沒有註明「保證給付」的話,那就是被保人失能後,活多久就領多久。保證給付的商品近期可能會陸續停賣,如果很重視這項保障的人建議趁早規畫。
重點4:豁免範圍
當被保人不幸失能後,後面未繳完的保費也不必繳了,這就叫做「豁免」。豁免的判斷標準跟失能等級有關,有的商品只要失能都豁免,而有的商品較嚴格,要到6級失能才可豁免。對消費者來說,自然是11級失能就能得到豁免的保單比較有利。
失能等級表與失能險理賠關係
失能不只意外導致,疾病更容易造成失能!
許多人常認為失能多為意外傷害所造成,但其實不然。人到中年,身體狀況走下坡後,如果發生青光眼、白內障、中風、糖尿病、帕金森等疾病,都可能影響身體各部位器官導致失能。根據調查,因後天疾病而失能的人約占總失能人數6成左右。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