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沒說的事
收入不穩定,照樣玩遍各國
5個理財習慣 讓劉軒痛快壯遊
撰文者:陳若雲
更新時間:2010-11-30
瀏覽數:82,265
後來劉軒考進哈佛,在1年的學費和生活費至少要3萬美元的情況下,當戶頭裡的錢所剩無幾時,就是提醒他該努力打工或創作賺錢的時候了。
事實上,熱愛寫作和音樂的劉軒,從高中開始,就利用課餘時間做翻譯、教鋼琴、當DJ賺外快,求學時期,不但不花家裡的錢,也沒誤了課業。結果,18歲陸續出版個人遊記散文《顫抖的大地》、《屬於那個叛逆的年代》、《尋找自己》等暢銷書,賺到上千萬元的版稅,足夠劉軒念完哈佛大學4年和研究所3年,並將部分餘錢拿去做投資。
習慣3》投資:4分法投資,先求不虧錢
在哈佛大學升上研究所後,自認金錢態度保守的劉軒,在投資市場容易緊張而誤判,於是透過理專進行投資,他在挑理專時就像選醫生,「醫生除了醫病還要醫人,理專除了理財還要會理情緒。」劉軒說。
對於投資,劉軒也有一套規畫,他會將準備要投資的錢,做「4分法」的資產配置:1/4投入高風險、高獲利的美國股票;1/4布局美國穩健配息藍籌股;1/4投資全球區域型基金;1/4放在固定收益的美國債券相關商品。
財務顧問屈立楷表示,對於收入不穩定的人來說,劉軒資產配置相對安全穩健,有獲利時,又能多圓一個夢;但就算市場不好時,虧損也不會傷到本。
習慣4》設定安全水位:行有餘力,才買奢侈品
在念書時,劉軒不靠父母的金錢援助,而靠自己打工存錢,所以他很清楚:賺錢不易,存下來的錢可以花掉,但不能花光,一定要留一些本,才有餘力做夢。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