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小常識

國小學歷的髮廊阿姨

保單養房子 坐擁5000萬

撰文者:郭莉芳 更新時間:2011-03-25 瀏覽數:34,000

努力存錢買房
等待時機,轉手獲利

李金棉沒有做過別的投資,就是靠工作存錢,存夠現金就買房子,耐心等到好機會就賣出獲利,再物色下一個房子,而能存到現金的關鍵,就是靠保單跟民間互助會強迫自己儲蓄。


當李金棉還是洗頭小妹時,苦不堪言,她媽媽勉勵她要撐下去,「艱苦頭,才能有快活尾」(編按:台語俗諺,意即年輕時要勤奮吃苦,中晚年才能有輕鬆的生活)。40年過去了,資產累積超過5,000萬元的李金棉,依然親自為熟客洗頭服務,一個150元,她的人生沒有奇遇,不靠貴人,就是胼手胝足,努力存現金、存保單、存房子,存出先苦後甘的人生。

操作教戰

1.買儲蓄險當定存,35年不間斷

李金棉個性務實,自從3個小孩陸續出生後,她就幫孩子買儲蓄險,包含自己,一次就投保4張儲蓄險,5年到期後,再繼續投保4張,35年來從未間斷。「月繳1,520元,5年後就可以拿回10萬元,等於是強迫儲蓄」,李金棉每個月初就固定湊出一筆金額,分別存入4個郵局戶頭,供儲蓄險扣款,積沙成塔。除了郵局的儲蓄險,其他的儲蓄險保單,只要她盤算收支狀況還繳得起保費,就會再繼續買。

專家分析-
威盛保經公司董事長王信力:留意信用風險 勿被「高利率」沖昏頭

買儲蓄險最怕的就是「信用風險」,即發行儲蓄險的保險公司倒閉,已經繳交的保費恐會求償無門,因為儲蓄險畢竟不是銀行存款,不受每人300萬元存款全額保障制度的保護。

這5年來,台灣壽險市場一直在整併,尤其金融海嘯後,外商壽險公司相繼退出台灣市場,台灣的小型壽險公司普遍有財務流動性不佳、公司債信的問題。由於以儲蓄險當作存款工具的人,無非是希望可以安穩累積財富,因此建議在選擇保險公司時,千萬不要被「高利率」吸引。

舉例,若債信較差的A保險公司推出預定利率2.75%的保單,雖比大型的B保險公司2.5%利率要高,但是每100萬元存款也不過多250元;如果為了多賺250元,卻要承擔保險公司可能倒閉的風險,似乎不符合求安穩、低風險的投資需求。

2.以會養會,籌到百萬買房頭期款

「跟會」則是李金棉另一個強迫自己儲蓄的方法,在10幾、20年前,民間互助會的利率很高,例如1個月3萬元的會,只要繳2萬5,000元,等於每個月有5,000元的利息,最高紀錄1個月要繳17萬元的會款。每個會得標後,大約可以拿到100萬~300萬元不等,這就是用來買房子的頭期款。

不過,跟會有被倒會的風險,且近年來利息降低,李金棉已較少用此方式存錢。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