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沒說的事

《那些年》橫掃台港,柴智屏加碼國片:

台灣人的情感是寶貴資產

整理者:彭媁琳、採訪者:朱紀中、彭媁琳 更新時間:2011-12-01 瀏覽數:25,277

問:當初有想到電影會這麼賣嗎?這是民國100年的意外嗎?

答:應該這樣講,每個影視產品在每個時代都有它的特殊性,10年前,製作《流星花園》時,台灣沒有偶像劇、華人市場沒有帥哥出現,所以它紅了13個地區。


《那些年》也有天時地利人和的契機,如果5年前做,不會像現在這樣。有幾個重要元素。

第一、這是導演10年的青春紀錄,他差不多是1980年代出生的,這批年輕人現在已不是學生,開始有社會經歷了;另外,還有一批是現在的年輕學生,正在看待這些自己現在的青春,這個時間點拍這個故事,剛好引爆大家去緬懷青春的時間,這就是天時地利人和。

第二、現在整個台灣電影市場,像《海角七號》、《艋舺》等片,都是在為台灣做一種文化的傳遞。《那些年》不是沒有,但它還有一個共通的語言,就是「初戀」。在香港、星馬、乃至大陸內地的觀眾,也有自己的初戀,這在自己成長過程中帶有很深刻的記憶,並且停留很久。這種情感的共鳴,能打到海外觀眾。

就是要感動人!
導演不能只顧傳遞思想
還要讓觀眾快樂

問:這個亞洲文化的共通元素可以複製嗎?

答:「戀愛」這件事不管在哪個年代,我覺得,是永不退流行的元素。但這不叫「複製」,2、3年前我曾跟一些年輕導演互動,他們很茫然,不知道電影要拍什麼?我們在海外跑過那麼多地區,我覺得台灣人有個很寶貴的東西,是在這塊土地上,經過經濟改革、文化衝擊、政治變化、還有作家的薰陶,使得我們對愛情這件事情的態度,是與眾不同的。

像美國導演伍迪.艾倫(Woody Allen),就會去探討自己為什麼在情感上會失敗,這些東西的深刻度,我們比華語其他地區強。所以,不要說是「複製」,而是如果能把我們對愛情的看法、人生觀,放大到成為觀眾喜歡、認同的故事,這是很有機會的。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