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修充電
買對房,迎接幸福人生
撰文者:岑永康、張珮珊
更新時間:2012-12-25
瀏覽數:3,580
當我買了房子、背了房貸,就會更努力去賺錢、想辦法提高收入,等於是激勵我賺錢的最大動力。
我在二○○○年買了人生第一間房子,這是一間神奇魔法屋,我用這間房子拐到老婆、還生了兩個可愛的孩子,收穫不只如此,我還因為買「對」房子,嘗到房地產快速增值的美妙滋味,也讓我因此培養出看房子的興趣。如今,我已經在台北市大安區買了三間房子,第一間出租,第二間自住,第三間給外婆住。
既沒有富爸爸,也沒有富媽媽的加持,為何能在十二年間陸續買進三間房子呢?或許大家會認為,因為我是主播、收入比一般人高,所以可以輕鬆成家,但這並非關鍵因素。回首當年我買第一間房子時,二十八歲的我還是個光棍兒,在TVBS電視台工作,當時是跑社會線的電視台記者,月薪不過四萬二千元,當年我買在台北市新生南路、台大校園對面巷子裡的老公寓,總價七百五十萬元。薪水不過四萬元出頭,我怎麼敢買?因為我自己很清楚自己的能耐,我這個人很愛錢,還沒開始賺錢領薪水,我就已經在想該怎麼生財了。像我從高中就開始打工賺錢,也認真每天記帳,不敢亂花錢,我最大的成就感來源就是看到存款簿上的數字愈來愈多,這樣就更有動力去賺錢。
當初買這間房子,我拿出一百五十萬元的存款,再跟媽媽借了二百萬元,外加貸款四百萬元,順利買到手。當時的房貸利率還很高,第一年是五.五四%,房貸連本帶利,一個月要四萬多元,等於是薪水都拿去繳了。所以我就決定使出絕招,就是趕緊把珮珊娶進門,討個老婆一起繳房貸,這樣應該還得比較快。果然,夫妻同心、齊力斷金,我就用四年多的時間還清四百萬元的貸款,無債一身輕。
我要說的重點是:不管是哪一個階段買房子,都不是在經濟寬裕的情況下做出的財務決策。那為什麼我還敢買?因為我知道,當我買了房子、背了房貸,我們夫妻就會更努力去賺錢、想辦法提高收入,換句話說,還房貸等於是激勵我賺錢的最大動力。
不愛股票、基金的高波動,獨鍾房產的穩定增值
攤開我家的財務報表,除了存款、保單、紐幣定存、房地產外,幾乎沒有其他金融商品,我很少買股票、幾乎不買基金,理專口中的連動債、外幣保單也不曾考慮,因為我的個性極其保守,我連打麻將輸錢都會心痛了,更何況是投資虧損?
房地產算是我最大比率的資產。為何獨鍾房地產呢?這是受到我跟珮珊家裡長輩買房子的經驗影響,我覺得投資這種事情要看得見、摸得著,我才能安心。再來就是因為工作忙碌的關係,我並沒有太多時間去研究金融商品,波動性大的理財工具對我來說風險過高,相對來看,房價雖然會有波動,但起碼選對地點就能立於不敗,波動有限。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