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逍遙

阪神地震20週年,住宅安全仍是重要課題

師法日本 地下管線危機有解

撰文者:林帝佑 更新時間:2014-12-30 瀏覽數:39,151

 

台灣世曦工程顧問的高層說,地下共同管道抵抗地震的成效佳,震損後也能快速檢測和修復。他進一步表示,地下共同管道的大小可供人進出,並且設立統一的出入口,方便工作人員進入維修、檢測,這可以避免重複開挖道路,也方便定期巡邏;對照台灣,很多主要幹道常常開挖,民眾抱怨連連,不僅不環保、浪費資源成本又阻礙交通。


學者提及,日本在開發新的地區時,會由官方先行建設地下共同管道,即便該區域目前還沒有人進駐也一樣。未來人口假若增長,廠商只需要進入地下共同管道拉線,就可以迅速又安全的供應區域的維生系統。

地下共同管道內也大有玄機,前面提及,地下共同管道內是「維生管線」,包含電氣、電信、瓦斯、給排水系統等等。設計上,可以分成3個區塊,電氣跟電信設置於左半邊,右上角單獨設置瓦斯管線、右下角則為自來水管跟汙水排水管(詳見圖3)。

另外,每個區塊都會用鋼筋水泥牆作隔間,這是為了避免萬一某個管道破損,進而影響到剩下的其他管線,藉此可以避免汙染或減少爆炸威力。

管理維護》監測系統可迅速截斷瓦斯 各施作廠商需定期檢修

學者表示,基本上,日本的地下共同管道會由政府先建設完成,內部線路則由各廠商施作,施作廠商須負責管理維護,且皆需繳交「管理維護計畫」給政府,政府會定期抽查;平日時,地下共同管道則有監測系統。尤其是運送易燃、易爆的瓦斯管線,當監測系統發現接送兩端運輸壓力不對等時,會自動截斷供應瓦斯,避免發生災害。且政府針對各個管線都有建置清楚的資料庫,各工程單位都可取得,以便進行工程前的模擬與規畫,可避免施工時造成破壞。

回過頭來看台灣的情況。在都市計畫方面,不論是否為住宅區、或是工業區變更住宅區等等,台灣往往只是針對地上物進行檢討,但地底下的管線卻未隨之撤離,這一場爆炸,讓台灣人民了解到,都市計畫不應該只是改變地上物,基礎建設也是必須重視和整頓的一環。

對於地下管線的設置,學者表示:「材質的耐久性當然要考量,但真正重要的是維護跟管理。」像這次高雄氣爆現場挖出的石化管線,破損處厚度僅有0.2公分,但一般運送工業相關物料的管線厚度應該要1.2公分∼1.4公分,撇除該管線穿越箱涵不說,平日其他管線就該注重維管,才能避免災害。

永續經營》政府應加速評估管線體質 並成立專責單位統一負責

學者呼籲,政府應加速清查管線,評估是否健全、是否有遷移需求。早在1992年,行政院就核定「國土資訊系統實施方案」,將公共設施管線資料庫列為9大資料庫之一,由內政部營建署負責召集。但是,迄今僅台北市、基隆市、新竹市、嘉義市、澎湖縣、金門縣及連江縣等7個縣市的管線資料庫建置完成。不要說是否公開,根本是連公布的資料都不見得完全!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