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股點評

國防自主、國機國造趨勢底定

政策加持 航太業長線看好

撰文者:許家綸 更新時間:2016-05-01 瀏覽數:10,325


政策領導投資趨勢,在總統當選人蔡英文指定航太產業為5大創新研發產業之一,並宣示「國防自主」後,過往股價及業績都表現相對穩定的航太股,躍為盤面投資產業主流,內、外資2月以來積極買超,飛機零組件指標2月以來累積上漲22%(編按:資料統計至2016.04.15)。

國防部已決定編列700億元高教機預算,預計2017年至2022年執行,2019年開始交機,而在國防部長提出「國機國造」後,漢翔(2634)就被視為接下大單的受惠者,儘管未定案,但先前相關人士透露,不管採哪種方案,漢翔一定都是要角,這是國、民兩黨及國防部都同意的共識,而且高教機後續20年高達上千億的維修商機,國內能接下訂單的也只有漢翔。漢翔發言人林南助說,將聯合台灣航太產業聯盟「A-Team 4.0」,從高教機一路再繼續發展新一代戰機,提升國內航太業生產能量。


開發新飛機的成本相當高,寶一(8222)董事長曾煥明分析,國外政府及企業都還是會找其他投資者共同發展,降低開發風險,高教機若採取跟國外大廠一起合資(Joint Venture)的方式,還可以藉機吸取國外的經驗;但與其發展國防,對國內航太業更好的選擇是發展商用機。儘管一顆民航機引擎要投入20年才會開始回本,但是「B737引擎至今用了至少40年」,賺錢持續時間相當長。

短線股價過熱
待量縮價跌再進場

過去漢翔做出經國號戰機,為台灣航太業奠定了基礎,像晟田、長亨、寶一等零組件廠商都因漢翔而起,曾煥明認為,「若沒有漢翔這樣由政府支持的大型航太公司,國外客戶根本不會來台灣,因為光是來台的出差成本就比訂單金額高出許多!但台灣若能形成產業聚落,國外客戶會來得更多更勤快,因為他們正積極尋找亞洲區有潛力的供應商。」目前亞太地區僅日本、韓國、中國有自製飛機能力,新加坡只做飛機維修,競爭者有限,政府若能支持發展商用機,更能讓國內航太產業取得一席之地。

不過投資航太產業初期要能虧得起,且至少要3∼5年才能看見投資成果,國內幾檔航太股跟隨漢翔多年累積實力,並熬過了虧損階段,成為產業中重要的供應商,生產效益亦逐年展現。例如寶一正剛開始受惠規模經濟以及客戶集中下單而大幅成長;生產引擎零件、起落架的晟田(4541),今年下半年將因新一代引擎LEAP出貨需求提高,而讓去年甫落成的新廠展現效益;生產航太扣件及車削件的豐達科(3004),曾在多家法人擔任操盤手的黃嘉斌推估未來幾年都可維持1成左右的獲利成長。

法人認為,這些公司來自航太的營收都超過8成,均為長線能穩定成長的標的,短線因「國機國造」題材,反而導致股價過熱,投資人若能等待價跌量縮時再進場,其長期投資報酬將更勝於短波段操作的獲利。

  • «
  • 1
  • »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