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資術

價值投資達人上流哥教你聰明做好資產配置

運用2要件建立穩健投資組合

整理者:周明欣 更新時間:2021-08-01 瀏覽數:16,189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們按個讚:

編按:「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左丘明《左傳》這段話是指,處於安全環境時要考慮到可能出現的危險,考慮到危險就會有所準備,事先有了準備就可以避免禍患。對此,35歲財務自由、40歲出頭就退休的退役基金操盤手上流哥深有體會。

上流哥在股市中待了20多年,見識過2000年網路泡沫、2003年SARS和2008年金融海嘯3次股災的威力,而他也從中悟出一個道理,「一旦出現泡沫,遲早會爆」,這也使得他在投資操作上愈發謹慎,寧願少賺也不願大賠。


目前全球股市、債市和房地產都已出現泡沫,一旦泡沫破裂,恐對投資人造成損傷。但上流哥認為,只要做好風險控制、資金管理,就不用太過懼怕未來可能會出現的大波動。他也將自己過去對於股市崩盤時的體悟、投資人該如何應對史上最大的泡沫等訣竅寫進新書《上流哥:這年頭資產配置有點難》裡,希望能夠讓大家在未來崩盤發生時還能保留火種,擇機再起。以下為本書精彩摘要:

我(指上流哥,以下同)以前在大學上投資學時,曾經問過老師:「投資與投機,到底哪個比較賺錢?」老師那時候沒給出明確回答,他認為既然投機有賺錢的機會,何必要求自己一定要是長期投資呢?

我當初是剛開始接觸投資理財的階段,所以也不是很理解其中的差異;但如果是現在的我,當然就比較清楚了,投資與投機的主要差異在心態。

投資或投機沒有對錯,不用扯道德觀,也不需要美化投資,醜化投機。我們價值投資人之所以願意用比較長期的投資角度看標的,是因為這樣比較穩健,長期勝率也較高,不然投機只要不違法,你可以1年賺10倍,那是你厲害,而我們還是只願意慢慢地長期投資,是因為我們根本就做不到那種操作。

如果你認同我的說法,想要開始投資的話,那麼我給你的第一個忠告就是做好「風險控制(以下簡稱風控)」。只有做好風控,你才不會在投資上吃大虧,也才有資金拼下去。

實務上的風控怎麼做?有些數字化的管理馬上可做,例如「把個股上限降到15%以下、類股上限降到30%以下」。

要件1》
個股持股上限15%

這個數字怎麼來的?一般來說,散戶在投資時是沒有持股限制的,但是投資法人在操作時,都會有法規或公司內規在控制風險上限,例如「個股持股上限10%」就是公募基金的限制。基金經理人每天都看績效,如果你可以控制個股上限在10%內,你投資組合的日波動就不會太大。

此外,就經驗來說,一檔公募基金每一季最多就是贏中位數5個百分點左右,輸也可能類似此數字。然後,因為散戶可以比公募基金有點彈性,所以我認為放寬個股上限到15%是可以接受的。

要件2》
類股持股上限30%

除了個股需要有持股上限以外,資金太集中投資某些類股也有風險,所以我建議類股比重的上限控制在30%以內。

為什麼我會那麼強調個股和類股的投資上限?除了公募基金的經驗,我自己以前太集中投資的經驗也不好。我曾經把個股買到超過投資組合的50%,還非常集中在金融股,這種投資組合遇到金融海嘯,可以體會學到的教訓有多大。

幾次經驗下來,集中時看對賺很大,看錯則逆風很大,我感覺這樣波動太大,而且很可能看錯1次、2次就陣亡,不是一個長久的操作策略。所以慢慢地,我愈來愈貼近與認同公募基金的分散邏輯。我相信當你達到「個股上限15%以下、類股上限30%以下」這2要件時,這會是一個相對波動穩健的投資組合了。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