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鬆退休去

逾5成未退休族群擔憂未來保障不足

退休後要二度就業、持續投資嗎?

撰文者:林竹 更新時間:2021-09-01 瀏覽數:24,653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肆虐全球,翻轉社會經濟穩定,也對個人退休生活帶來衝擊。

根據美國國家退休安全研究所(NIRS)的調查指出,64%未退休族群(編按:包含1980年代~1990年代出生的千禧世代,和在1960年代~1970年代末出生的X世代),在新冠肺炎大流行後,更關心他們的退休保障,關心程度較已退休的嬰兒潮世代高。


美國已遭疫情影響一整年,也提升民眾尤其是未退休族群對退休的關心,若換個角度來看,甫從三級警戒調降為二級的台灣,民眾在疫情後時代,對退休規畫又有何看法?

政治大學商學院與台灣人壽聯手在8月公布「2021台灣高齡社會退休生態觀察指標」調查(本次調查於2021年5月進行,以台灣地區25歲以上民眾為調查對象,有效樣本數1,202份,信賴水準95%、抽樣誤差值為±2.8%),發現每2位未退休族群中,就有1人覺得未來退休金恐將不足(50.4%);74.1%的未退休族群覺得未來年金給付會再調降,代表未退休族群對未來退休充滿擔憂與不確定。

然而若進一步檢視,此調查中未退休族群對退休規畫的看法,可看出3個有趣的現象:

調查結果》留意3現象,檢視退休信心
現象1》
偏好保守穩健理財工具
以儲蓄與定存為最大宗

調查詢問未退休族群中,有在進行退休規畫者所使用的理財工具,以「儲蓄與定存」最多人選擇,占比為50.9%,其次則為股票與保險保單,代表偏向保守穩定的工具,仍為最多人選擇;但進一步詢問使用股票準備退休金的受訪者,發現近4成的人曾用過零股投資(詳見圖1),且年齡主要以25歲~39歲為大宗。

政治大學商學院金融系教授楊曉文表示,這個現象意味著資金有限的年輕族群,偏好投資金額小、進入門檻低的理財工具,作為自己退休規畫的首選,也讓零股成為新興的退休金準備工具。

現象2》
逾7成受訪者認為退休後
仍需持續投資理財

有些人認為,退休後等於不用工作、不用理財,可將時間留給自己充分運用,但未退休族群因對未來充滿擔憂,因此回答並不是如此充滿理想。

在本次調查中發現,高達72.1%的未退休族群認為,退休後仍需要進行投資理財(詳見圖2);此外,也有近6成的未退休族群認為,自己退休後會考慮銀髮第二春的就業,最多人選擇的就業原因為無聊打發時間(37.7%),其次為缺錢(24.4%),以及預防失智(23.8%)等(詳見圖3)。

現象3》
64.5%未退休族群
尚未規畫長照保障

最後一個現象是,逾6成的未退休族群不了解政府長期照顧(以下簡稱長照)2.0制度與商業長照險的內容;對於未來可能的長照隱憂,最害怕找不到人照顧,也怕沒有子女家人願意照顧自己;然而卻有64.5%的未退休族群尚未規畫長照險(詳見圖4),每年支付的保費,以1萬元(不含)~2萬元最多,即便是已投保長照險的未退休族群,也有近一半的受訪者認為,目前規畫的長照險不夠支應未來的長照需求。

在退休工具選擇保守,但愈年輕選擇零股意願愈高的現象上,楊曉文認為除了代表投資人偏好低門檻理財工具外,政府或民間金融機構,應打造小額退休理財環境,讓年輕族或小資族先以小額資金、定期定額的方式,慢慢培養退休規畫的紀律與動作,未來若有更多餘裕資金,或更熟悉理財工具時,可進行多元化的資產配置,加快退休金的準備速度。

應對策略》善用4工具,規畫退休生活
參與此次調查、台灣人壽資深副總經理葉栢宏則認為,考量小資預算有限,退休規畫必須「先求有再求好」,但不論這個「有」與「好」之間的距離是近還是遠,都應時時思考估算,自己想要過什麼樣的退休生活、將來需要多少退休金才夠。

估算的方式可以透過理財顧問或專家協助,進行個人的退休規畫精算,但如果沒有可諮詢的對象,也可以參考政府公布的相關數據。

葉栢宏以行政院家庭消費每月支出調查統計為例,若加計通膨年增率1.12%,30年後個人每月消費支出約2萬6,187元~3萬4,122元,若再乘以平均餘命25年,則平均需準備785萬元~1,023萬元(詳見表1),但這只是退休後基本生活開銷,還未加計休閒娛樂或醫療費用。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