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股點評

國內金融業掀整併潮,該擔心嗎?存股老手:金融業有望是台灣下一座護國神山

撰文者:存股方程式 更新時間:2025-04-10 瀏覽數:2,800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
摘要
今(2025)年繼新新併、永豐金併京城銀、玉山金併保德信投信之後,金融業再次傳出併購案。小小的台灣市場,近幾年卻出現這麼多的併購案,投資人該擔心嗎?

今(2025)年繼新新併、永豐金併京城銀、玉山金併保德信投信之後,金融業再次傳出併購案。安泰銀大股東(隆力集團)早早就想賣出持股,回收現金,可惜一直找不到買家。

2021年,國票金與安泰銀兩邊董事會原已通過合併,但因國票金大股東(耐斯集團)反對,最後遭到金管會否決,併購案功敗垂成。


國票金是目前唯一沒有實體銀行的金控,當年若能順利合併安泰銀,相信對於國票金一定能有很大的助益。國票金多年來一直希望補齊銀行板塊,2015年一度想敵意收購未上市的三信商銀,最後以失敗告終。

2020年,國票金與日本樂天集團合資成立樂天銀行(純網銀,國票金持股49%,目前樂天銀行還處於虧損階段),但國票金始終希望擁有完全控制權的實體銀行,2021年收購安泰銀失敗非常可惜。

此次傳出凱基金預計以新台幣約296億元併購安泰銀(2021年,國票金原預定以337億元收購安泰銀),凱基金控旗下只有壽險與證券獲利能力較好,凱基銀行的體質與獲利能力欠佳,如能順利吃下安泰銀,相信對於凱基金一定也能有正面助益。

凱基銀行2024年全年獲利約55億3,600元(略優於聯邦銀的52億7,700億元、大幅輸給台中銀的82億9,100萬元),以獲利能力來看,只能算是中型銀行,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年度獲利至少要達到100億以上,才算在銀行界占有一席之地。

元大金控以「證券」為強項,但旗下的元大銀行2024年獲利也達到百億水準。安泰銀2024年獲利大約13億,凱基銀與安泰銀2024年獲利直接加總仍不到70億元,即使併購成功,成長依舊不大,但總強過原地踏步。

金融業整併潮,對金融生態是利還是弊?

台灣的市場不大,卻存在這麼多的金融業者,持續整併是有必要的。

放眼世界,一群小螞蟻根本無法撼動大象。台灣的金融業者就像一群小螞蟻,和全球金融巨擘對比,真的就像螞蟻與大象的差距。如果想打金融亞洲盃與世界盃,年度獲利新台幣2,000億元大概是基本門檻吧!

美國的金融巨頭J.P. Morgan,2024年賺進驚人的新台幣1兆9,300億元,台灣最強的富邦金則是獲利新台幣1,511億元,兩者獲利相差超過10倍;亞洲區域型的星展銀行,近幾年獲利大約都落在新台幣2,500億元,同樣遠遠勝過富邦金。

金融業的整併案,原則上版主都是正面看待,期待有一天能誕生亞洲盃(甚至世界盃)等級的金控,更期待金融業能成為台灣下一座護國神山。

本文獲「存股方程式」授權轉載,原文

延伸閱讀
富邦金、國泰金...14家金控有近半數獲利衰退?誰有望配更好?「這家」持續虧損
一樣是金融股、績效大不同?長抱10年績效大公開!14家金控、0055報酬差了這麼多...
40歲前年領百萬股利不是不可能,但須符合3條件才可能實現?試算結果來解答

  • «
  • 1
  • »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