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達人

債市觀測站

提防負利率反撲的防禦布局

撰文者:麥可‧哈森泰博 整理者:鄭 杰 更新時間:2016-09-01 瀏覽數:23,726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們按個讚:


目前主要央行的貨幣政策可說是處於前所未見的實驗性階段,美國聯準會印的鈔票占其國內生產毛額的30%∼40%,而日本央行的印鈔比重更達80%∼100%,日本和歐洲多個國家甚至已經採行負利率政策,這種情況在過去從未出現過。主要央行齊力推動超級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的確已經促成股債資產齊揚的榮景,但愈是這樣,可能也將引發未來愈大的風險。

根據惠譽信評的統計,全球負殖利率公債規模已達11兆5,000億美元(截至7月15日),惠譽警告全球投資級主權債殖利率的大幅下滑雖然已創造充沛的獲利,但是若殖利率突然驟升,將引發固定收益投資者的龐大損失。以全球多達37兆7,000億美元規模的投資級主權債設算,若殖利率上升重回至2011年的水準(約2.0%∼4.5%),那麼損失額將高達3兆8,000億美元。


對中央銀行而言,採取負利率政策的目的主要有3:影響匯價、刺激通膨、經濟成長。一來是希望利用負利率,降低人民的存款意願而去消費,壓抑匯價貶值後也可以帶動出口,繼而刺激經濟成長,並推升通膨水準。然而,理想都會被實踐嗎?

以日本為例,若日後回顧目前的經濟狀況時,將驗證負利率是項極差的政策工具。因為負利率政策基本上就是在對退休與儲蓄族群徵稅,並使高度依賴債券利息收入的銀行與保險公司陷入極大的壓力中。在日本,退休族群為消費市場的主力,負利率對他們所造成的額外負擔,將有礙內需成長,這項政策實質上根本如同政府利用加稅來償還政府本身的債務。

當自由市場被長期壓抑時,出現反撲的情況並不是不可能,這是很大的風險。隨著各國央行的政策方向偏離傳統經濟學,預測情勢演變的難度大增,我們也無法預期最終將如何收場。全世界都已經習慣於超低利率環境,並將其作為經濟模型的前提。主要的風險在於,低利率已經將許多退休族群與投資人推向長天期公債,或是風險過高的資產類別。

殖利率再降空間有限
長天期公債可先獲利了結

對於傳統上被歸類於高安全性的資產,我們已抱持高度疑慮。按理,美國公債應該是要能當作避險工具之用,但在目前情況下,長債殖利率已降至歷史低點,美國公債的投資人未來不但難以獲得收益,當利率突然上升時,還將面對高額的資本損失。

目前聯準會的態度可說是1970年代以來最為鴿派的,但這最終可能會導致通膨的快速上升。根據我們的推算,若油價接近於每桶50美元的水準,美國2017年通膨率將達到3%。英國決定脫歐的事件,使得聯準會有了暫不升息的藉口,只是以目前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僅1.5%,經濟成長率2%,就業市場又充分就業的情境下,就算聯準會不升息,市場在看著通膨等數據往上升的同時,憂慮也將會增加。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