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書摘

隱藏負債、偽造營收統統揭露

跟著基金操盤手留意4數據 一眼看穿財報造假!

撰文者:喬爾.提靈赫斯特 譯文者:顏嘉南 更新時間:2018-07-19 瀏覽數:7,739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們按個讚:

騙局可能瞄準3大族群中的任何1個,或是所有對象。經營困難的零售商可能會誇大現金餘額,好讓供應商繼續提供最新產品。銀行較願意為EBITDA增加的公司延長貸款。如果負債占EBITDA比超過一定水準,或是淨值降到指定金額之下,便可能構成債務違約。對大多數管理階層來說,與股價連結的獎勵計畫最有驅動力。讓市場大失所望的季度業績會重挫股價,打擊資本籌資計畫和經理人的獎金。說一個謊要用另一個謊來圓,騙局通常會一次牽連3個族群。

在不同會計原則產生分歧的結果時,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允許企業自行選擇適用的原則。例如,石油產業的探勘成本,會計處理採用探勘成功法,比全部成本法更保守。如果石油公司鑽到乾井,全部成本法會把必要支出資本化,列入資產負債表的資產項目,不會影響獲利。探勘成功法是把乾井的成本列為費用,只有在鑽到原油時,才會把成本資本化。


選擇會計原則的另一個例子是證券投資,要把部分或全部的投資證券歸屬為持有至到期日,或是視為備供出售證券,會計處理分別採成本法和市價法。2項方法本身沒有優劣問題。市場走升時,市價會高於成本,認定證券會持有至到期日有低估之嫌;但在市場崩跌時,採用市價法比較保守。最不保守的方式,是把證券投資重分類到有利的類別。

道德淪喪的創新者,不斷開發新型會計詐欺,但我把焦點放在4大標準類型:1.銷貨提早入帳;2.偽造營收;3.把費用移轉到未來(或過去);4.沒有揭露負債。前2類的警訊,是應收帳款周轉天數(Days Sales Outstanding,DSO)高或攀升。除非收到現金,否則公司銷貨都以應收帳款科目入帳。公司有時會在客戶完成簽約之前,還是交易存在重大不確定性,或者未來還有尚未履行的義務時,就把銷貨收入提早入帳。如果公司確實有銷售行為,偽造營收的手法,包括把回扣、資產出售,或是其他不屬於銷貨的項目列為銷貨收入。

公司有許多花招,能把成本移轉到未來。它們可以單純忽視當期成本,但把帳單藏在抽屜,這個做法的效期短暫;如果沒有被查帳員抓到,也會被債權人發現。世界通訊(WorldCom)和American Italian Pasta公司把當期營業費用列為固定資產,未來再慢慢攤提折舊。廢棄物管理公司(Waste Management)拉長垃圾車的耐用年限,藉以降低折舊費用。泰科(Tyco)在購併時,提列多項資產跌價準備,好讓公司未來能忽略部分成本。由於費用與提列的準備相抵,不進入損益表,被收購公司的獲利自然能突飛猛進。

最卑鄙的詐欺手法,是不揭露負債。如果資產負債表留下隱匿負債的蛛絲馬跡,它會隱身在財報的附註。安隆(Enron)利用特殊目的個體,隱藏數十億美元負債,但財報附註並未幫助讀者串聯資訊。最常見的附註失靈,包括租賃義務、遠期承諾,和退休金給付計畫。但如果財報附註篇幅冗長,我也沒有持有該檔股票,便會認定那家公司可能想隱匿什麼消息,繼續尋找其他投資標的。(本文摘自《大利從小》第12章)

美國特許財務分析師(CFA),任職投資界長達36年。他自1989年開始擔任富達低價股基金(Fidelity Low-Priced Stock Fund)經理人,基金的年報酬率,超越羅素2000指數和標準普爾500指數4個百分點。

大學念商,研究所念翻譯,現為財經媒體專職編譯。



博客來購買連結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