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達人
善用科技股、金融股對作關係獲利
撰文者:強大
更新時間:2021-09-01
瀏覽數:19,645
先來講一個親身經歷。從前還在當上班族的時候,曾到新加坡出差,下班後跟著同事到當地知名的金沙酒店賭場「長見識」。但因為個性保守,我看得多玩得少,一位前輩卻是賭桌得意,不到1個小時籌碼已疊到3倍高。
問他訣竅,卻是出乎意料之外的簡單。他一到賭場,會先到處看,不是找玩法,而是找「衰神」,也就是某位賭客如果當時手氣很背,他就會坐下來刻意跟他對作——對方喊大,他就喊小;對方壓單,他就壓雙,屢試不爽。
說真的,我到現在仍搞不清楚各種賭局的規則怎麼玩,但這位前輩的賭桌心法卻讓我印象深刻,因為在基金投資上,投資標的因為屬性對立,常會出現對作的走勢,例如美元與歐元、美元與南非幣等。
另一種情況則是資金輪動的排擠效應,也會造成資產彼此間的消長,也就是當資金開始追求A資產,冷落B資產的時候,A資產的上漲就會造成B資產的下跌,常見的例子有股票基金與以美國公債為主的投資級債券基金,或是成長股跟價值股等。
我雖然在賭桌上一事無成,但把這個對作心法用在基金投資上,卻是屢試不爽。
近期影響市場走勢的最大關鍵,首推美國聯準會(Fed)釋出的縮減購債計畫消息(俗稱「QE退場」)。目前聽到最鷹派的說法,是今年9月就會開始宣布縮減購債計畫,並於10月開始執行。
消息一出,最受惠的金融股果然反應熱烈,市場上也開始出現建議投資金融股相關基金的說法。那麼,可以開始追金融基金嗎?
資金輪動至價值股時
成長股往往會下跌
從現在的QE退場到之後的升息議題,金融類股題材不少。我喜歡金融基金,那是一個長線穩健的標的;相對的,科技股跟金融股分別屬於成長股及價值股的代表。成長股與價值股常有對作關係,若市場資金開始追求價值股,科技股常會被冷落。
穩健型的投資人當然可以買金融基金,這本來就是個長線穩健往上走的標的。但如果跟我一樣個性積極,喜歡科技股的爆發力,不見得要在這個時候去追已經漲過一波的金融基金,不妨靜待科技基金修正,逢低進場,用現在的沉潛,換取之後的飆漲。
為看出科技股跟金融股彼此對作的關係,以及當金融股大漲的環境下,科技股修正到哪個價位會有進場機會,我用兩檔科技股與金融股ETF來說明:一是代表美國科技股的SPDR科技類股ETF(XLK),另一檔則是代表美國金融股的SPDR金融類股ETF(XLF)。透過StockCharts網站可比較兩檔ETF的表現,在網站的搜尋框中輸入「XLK:XLF」,若看到線型往上走的區間,代表這段期間的科技股比金融股強,往下走則相反。
由圖1可以看出,在後海嘯時期,也就是2009年迄今的13個年度,科技股基本上主宰了多頭走勢。當科技股需要休息的時候,就會輪到金融股表現,但金融股強過科技股的時間通常不會太久,只要XLK:XLF的修正夠多,科技股之後就會拉出一波漲勢。
正因為近期媒體熱炒QE退場的話題,金融股ETF XLF的價格一路上漲,到8月12日的價位來到38.87美元,已創下歷史新高。看到「老對手」每天紅通通,科技股ETF XLK顯得相對黯淡,加上美國科技巨頭第2季的財報數字公布後,雖然因為基期低而增色不少,但市場都知道第3季的基期已經墊高,不再期待會有如同第2季如此令人激賞的數字表現,正好讓它冷靜一下。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