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儲蓄率逾5成
只用17個月就還清20萬學貸
畢業後,我的存款有15萬元左右,但是身上卻背負著20萬元的就學貸款,成為負資產的社會新鮮人,我不是從零開始,是從負5萬元開始。
正式踏入職場,第一份工作的起薪是3萬8,000元,雖然這樣的薪水比起同齡者來說多了一截,但我並沒有因此奢侈地過生活,一方面擔心收入中斷,一方面也希望可以早點存到錢,讓自己財務自由。
為此,我一樣利用預算管理,每月領到薪水後,先繳房租,剩下的則分成生活費和存款。生活費的預算留多少才夠?我靠著以前的經驗,然後給自己一些「揮霍」的空間,每個月從8,000元提高到1萬元。
我覺得搞清楚「自己要花多少,而不是能花多少」很重要,雖然我能花的預算有1萬元,甚至不做預算管理的話還能花更多,但我知道自己實際需要的花費其實沒這麼多。照理說,要存錢應該要把預算降低,這樣就能存下更多錢。但是,保留「揮霍」的空間對我來說很重要,我也想當個「正常的上班族」,不想跟學生時期一樣,只是一碗滷肉飯、一碗乾麵就打發一餐,我想點燙青菜啊!
話雖這麼說,但在每次花錢之前還是會先想一下,所以每月生活費我不見得會花光,剩下的還是存起來,扣掉房租,每月的儲蓄率仍在5成以上,靠著簡單的預算控制,在我工作3年9個月的時候,我存到了第一桶金!中間還還清了就學貸款。
很多人會說,你是不是花男友、用男友的,才能存這麼快?老實說,我們的花費都是一人一半,吃飯各付各的、飲料誰喝誰付帳、出國玩也是自己負擔,因為我覺得男友沒必要幫我付錢,靠自己最自在。
而且,我們是很明顯的對比,當時男友沒有什麼理財觀念,他存錢只靠儲蓄型保單,一出社會就「買滿」,每個月他必須要先撥出1/4以上的薪水繳保費,剩下的則支付房租跟生活費,完全沒預留可隨時動用的資金。他沒有亂花、薪水也跟我差不多,但這樣的儲蓄方式導致他現金流不佳,只要一有臨時花費,到了月底,他的帳戶就會見底,有時候還要借錢周轉。
相較之下,因為我有「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的觀念,所以我把資金放在數個理財商品中,例如定存、儲蓄型保單、股票和基金等,甚至同樣的理財商品我也會「拆成數個籃子」,像是定存,即便同時存入,我仍會拆成2筆以上。
這麼做,不僅解約時利息損失最少,且假設你每個月固定都定存一筆錢,久而久之,你每個月都有定存到期,那這些存款的靈活度就跟活存沒兩樣,你等於領定存的利息、卻擁有活存的便利性,很適合用來存緊急預備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