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間證券商收取的費用不一樣,像是富邦證券就是收取出借收入的20%、元大證券則是30%。另外,單筆收益如果超過2萬元,證券商還會代扣10%的稅款。如果出借期間遇到除權息,配股、配息仍然會撥入出借人的戶頭。
如果在出借途中,投資人可以臨時將股票收回嗎?當然可以,只要向所屬的證券商提出提前還券的需求,一般來說,3天∼4天的時間,股票就會回到集保帳戶中。
要點4》借券不等於放空
很多投資人對於借券感到疑慮,認為有人借券不就是為了拿去放空的嗎?其實不盡然。「借券」指的是出借人將有價證券出借給借券人的行為;「借券賣出」則是借券人將借來的有價證券賣出,兩者不應該畫上等號。以下是外資借券與借券賣出的幾種狀況:
1.外資布局期貨空單,因此借入權值股來賣出,藉由打低權值股股價讓大盤急跌,擴大獲利戰果。
2.透過借券賣出來鎖價差。當某間公司股價上漲,可轉債(附有可轉換為普通股權利的債券)換成股票可能會有價差可賺,但是,由於可轉債(CB)申請轉換到實際拿到股票通常需要1週以上,因此,外資在提出申請時,可以先在股價高點借券賣出,等到現股入手時再以現券償還,鎖住價差。
3.透過借券鎖住籌碼,讓投資人手中沒有股票可以賣,再藉此拉抬股價。
4.央行為了防止外資炒匯,規定外資匯入資金後,必須在1週內投資台灣的有價證券市場,因此,外資喜歡借一些基本面穩定的個股當作庫存,如此便能在低成本的狀況下,避免被要求匯出資金。
由此可知,外資借券未必都是為了放空,華倫說,根據他這幾年的借券經驗,從出借日到還券日,股價不一定會跌,也常會持平或上漲,因此還是得看個股基本面是否夠強。如果投資人真的發現個股持續被「借券賣出」,最好還是看看公司的基本面是否已經發生變化。
【專家建議】重大利空時,小心出借的股票無法立即賣出
存股達人 華 倫
時常有讀者問我借券最大的風險是什麼?我認為最大的風險在於,當公司出現重大利空而跌停時,沒辦法立即賣出持股。例如:2016年12月28日,葡萄王(1707)被指控竄改效期時,我有一位友人持有的葡萄王股票剛好在出借中,他當天立即提出還券需求,雖然過了1天即拿回股票,比我一般拿回股票的速度都來得快,但是賣出時股價仍然跌了2根跌停板。
因此,我要提醒各位投資人,千萬不要看到股票容易出借、出借費率又高,就買進該個股。長期累積複利還是要靠持有壟斷力強且經營持久的公司,步驟是要先選「好公司」,股票出借賺取利息是其次、是多賺,萬萬不可以為了股票出借而買進不好的股票,造成投資虧損,因小失大。(文◎詹宛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