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政府、民間免費創業課程
提高成功機率與效率
充足的資金是成功創業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不過在一路打拼的過程中,有時需要的則是「無形的幫助」,譬如說自己想要頂下一間店開餐廳,如何選擇店址、招攬生意,又該怎麼管理食物的成本?如果只靠自行摸索,往往會走上許多冤枉路。
這些相關經驗與知識的傳承,同樣能透過政府和民間機構的管道,找到可以善用的資源。台灣現在有許多民間育成機構,不僅提供創業者可進駐的場地,包括專業的訓練課程與顧問可以洽詢,有些機構還可提供資金上的援助,等於是提供全方位的創業服務,例如時代基金會成立的創業社群Garage+、Appworks之初創投等,只是要留意部分育成機構可能會收取服務費用或是場地租用費。
如果要從政府資源中尋找,大多數的諮詢、輔導管道,都可透過青年創業及圓夢網(sme.moeasmea.gov.tw/startup)找到,創業者也可撥打免付費專線「0800-589-168」,洽詢創業基本資訊,有需求者可透過客服人員安排顧問輔導。
除此之外,若想了解會計或法務相關的知識,政府也有提供相關課程,分為「創業知能養成學習網」(learningup.sme.gov.tw)及「中小企業網路大學校」(www.smelearning.org.tw),差別為前者通常為實體課程,後者則是線上課程(詳見表2)。
部分計畫例如微型創業鳳凰在提供貸款之餘,也有諮詢服務和訓練課程。以上政府資源大多不須額外付費,創業者一定要好好把握。
募資》群眾小額投資,平台多元化
近年來也十分流行利用「募資」的方式籌措資金。像是透過群眾募資平台發起募資的計畫或項目,種類已不限於商品,包括台灣自產的中文字型「金萱字體募資案」、紀錄片《看見台灣》等等,都是成功透過群募平台取得資金的例子。
櫃買中心則在2014年成立了創櫃板,是官方版的募資平台,一般民眾也可以在該平台上認購有籌資需求的公司,等於持有該公司的股份。而在2015年,金管會也開放民間機構成立股權募資平台,相對於官方的創櫃板,進入門檻較低,國內目前已有3個民間的相關平台(詳見表3)。
創櫃板、股權募資平台相較於群眾募資平台最大的差異,在於它們是讓投資人成為「股東」,未來投資人會繼續參與公司的營運。而群眾募資平台的門檻較低,且回饋方式是實際的商品或服務。
不過,創夢市集股權群募證券公司業務經理林開誠提醒,創業者想透過創櫃板或股權群募平台募集資金前,應評估公司是否已做好透明化準備。他以股權募資平台為例,根據現行法令規定,當公司達成其設定的募資金額後,至資金使用完畢之次年度的12月31日為止,都有義務向投資人揭露公司營運情形與財報等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