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認為有些公司利用減資拉高股價,但每股獲利仍維持一樣,營造出每年EPS都很漂亮,且股東拿回很多錢的錯覺,可是實際上,「減資等於賣股票,例如用市價20元買1股,但公司卻是用10元跟你買回,其實只要你的買價低於10元,都是倒賠!」雖然減資後市值不變,股價會上調,但這其實是墊高買進成本,把未來股價波動風險轉嫁在投資人身上,除非公司營運持續成長,減資後股價跌不下去,但很難保證,因此寧可先出場不參與減資。
星大最後提醒,存股的目的不只是要領股利,而是選擇企業價值被低估的時候逐步去存,過程中不任意停損,當企業被市場看見、回到合理價格或是超乎合理價格時,就可以賣掉去找下一個被低估的公司作存股,這樣投資資金才會逐年擴大。

小檔案_星大
名投資理財部落格——恩汎理財投資團隊的版主。實踐會計系畢、蘇格蘭Glasgow Caledonian(卡利多尼安)University 資管研究所畢業。透過在銀行辦理企業徵授信工作時,與各企業財務人員交流、財報分析的經驗累積,熟悉企業財務操作、營運績效與股價的關係,金融海嘯後將此經驗融入投資操作中。不拘泥於傳統的存股策略,重視資產的實際成長、整體資產總持股數成長及整體資產風險,除波段存股外,更利用價差操作將未實現獲利轉化為資產實質增加。不僅在股市從大賠8成變成翻倍賺,透過資本配置以有限資金創造無限獲利領息部位,其收息資產更遍及股市、債券及保險等金融資產,持續建構多元收息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