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安是個小資族,薪水幾乎都花光,同學建議她不如選擇勞退自提,等於是強迫儲蓄,自提的金額還可以節稅,一兼二顧。真有這樣的好處嗎?
勞退自提不管提撥1%∼6%,都是從當月薪資扣除後進到個人退休金專戶,安安根本沒機會花到,而且全數的提撥金額可以從當年度所得全部扣除,更具節稅效益。
很多人都冀望退休後能有穩健的退休現金流,不管是租金收入或是基金配息收入。對於有工作的人來說,退休金的來源可以分成3塊(詳見圖1),第1層是由社會保險提供,如勞保、國保提供的退休金;第2層則是由企業提供的退休金,例如符合勞保資格就會有勞退新制的退休金、軍公教人員則會有退撫儲金等;第3層則是靠個人準備的部分,例如透過各式理財工具累積的退休金。
像安安的同學所說的「勞退自提」,就是屬於第2層年金,這是2005年勞退新制上路後,政府強制雇主一定要幫勞工每月提撥退休金,下限是月投保薪資的6%;另外,勞工還可以決定要不要自行提撥,提撥上限則是6%,從1%∼6%均可自由決定。接下來便來進一步了解勞退新制的相關要點。
要點1》搞懂月投保薪資級距,才知道正確提撥金額
不管自己要不要提撥,雇主都會幫勞工提撥6%,但這6%並不是實際薪資的6%,而是對應勞工退休金月提繳工資分級表中的「月提繳工資」的6%。勞退月提繳工資分級表共分成11組、62級,第1級為1,500元、第62級為15萬元。
在這62級的薪資級距中,若你的薪資介於中間,那麼對應的薪資等級就是「向上看齊」,而非「向下對齊」,這意味著雇主要幫你提撥的金額會比你的實際薪資要高一些,對勞工相對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