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文章會跟你說怎麼做投資,未來就可以領多少,用現在去推未來,看起來好像對,但問題出在大多數人會過度樂觀看待以後的人生。
現在景氣好,存股殖利率5%,那有市值2,000萬元的股票就可以達成年領百萬股息的目標,但別忘了,市值跟股價有不小關係,而股價的漲跌又跟公司的獲利息息相關,然後股息又是從公司獲利來的,所以同樣是殖利率5%,但萬一市值剩一半,配息可能也會受影響。
到底該怎麼做比較好?
我是這麼做的,首先我先預估未來在沒有任何貸款的情況下,1年的開銷有多少。當然,這得加計通膨,也就是為了要維持相同購買力,在金額上要增加多少。
為什麼要維持購買力?
因為維持相同購買力,代表你的生活水準不會下降,然後得預估一筆醫療費用,這算是緊急要用的,並非那種長期照護所需的,因為突然而來的費用很可能保險還不夠陪。真有請照護的需求,那得靠投資所累積下來的資產支應。
要擔心花很多嗎?
其實不用,因為當你真的失能,那你的什麼郵輪、極光、環遊世界的費用就可以省下來了,剛好可以拿來付看護的錢,所以你自己想清楚,現在是要不顧身體健康狂加班工作賺錢,老了拿來付看護的錢,還是要把錢拿去享受人生,但同樣是為了未來做準備,我是不贊成你把錢存在保險。因為跟指數化投資比起來,報酬太低了!夠用就好,別被人「販售恐懼」。
做好避險準備,就可以開始回推現在應該準備多少錢。
假設未來1年要花120萬元,按年通膨2%回推30年,大約是現在66萬元的購買力。
如果以無任何貸款的狀況來評估,每個月約可以花費5萬5,000元。雖然過不上太豪奢的生活,但衣食無慮總是可以的。
但問題來了,你要怎麼準備好30年後的120萬?
用存的行不行?反推一下就知道,你要在30年後維持跟現在同樣66萬元的購買力,那就是現在1年得存上90萬(用定存利率1%計算),如果你收入高,那光靠存錢要衣食無慮應該問題不大。
好的,但台灣現在年收入超過90萬元的朋友,應該可以排在前20%了,如果花一半存一半,那年收入逼近200萬元,絕對是前10%的高收入族群,你還覺得年存90萬元很簡單嗎?
所以要讓一般人可以跟上,那就必須能打敗通膨。你要讓現在的66萬元可以跟上30年,那你選的投資工具也很簡單,只要年化報酬率2%就夠了,但你會不會覺得1年存66萬元有點多?因為照正常一般家庭狀況,能有3成儲蓄率就很不錯了!
我們把目標降下來一半,1年存個36萬元就好。不過因為現在存的錢變少了,除了要能打敗通膨率,還得讓現在這筆36萬元變大,所以投資工具的報酬率得再增加一些,現在年化報酬率要來到4.5%了!雖然難度變高,但應該還是有機會辦到。
可是萬一你距離退休剩不到30年,只剩20年呢?那投資工具的年化報酬率就得拉高到6.5%了,因為你比別人少了10年的時間去放大手上這筆36萬元,所以得用更高的報酬率來彌補消失的時間複利,這可能就得花功夫確認怎麼樣的投資工具及組合可以幫你辦到,但不管是30年的4.5%或20年的6.5%,你現在少說1個月要存下3萬元。
那麼你存了嗎?
而且你愈晚理解,流逝的時間愈多,你在未來每個月需要存的錢就會變更多,因為你愈來愈沒有時間紅利可以享用了。
所以你還認為每個月存個幾千塊就可以幫你累積足夠的退休金嗎?除非你是很年輕的朋友,但通常會看到這裡來的,都不是年輕人了,所以不要再想用什麼配置或是什麼工具比較賺了!
想清楚你以後要過怎樣的生活,然後還有多長時間可以累積,擁有合理報酬的投資工具是什麼。最後你就可以大致估算出,現在1個月要存多少錢。
萬一怎麼算錢都存不夠,然後工作收入又無法增加。那就只好現在省吃儉用,別老想著跟別人一樣光鮮亮麗。你總不會想老年才孤苦無依吧。
所以你要開始計算現在1個月該存下多少錢了嗎?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Jet Lee的投資隨筆
延伸閱讀
▶手上持有價差超過40%的金融股,該賣掉賺價差還是繼續存股領息?艾蜜莉:價差很誘人,但得先思考這2點
▶提前存好生活備用金很重要,但應該存多少錢才適合呢?這樣抓緊急備用金,讓生活更有保障!
▶房價飆漲、買重劃區的物件會比較划算嗎?:包租公房市作家:這幾處若現在進場很危險
▶掌握大變局年投資關鍵
小檔案_Jet Lee的投資隨筆
專注推廣被動指數化投資!
我不講個股的,怎麼可能叫你入群抓飆股。
所以叫你加line群的都是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