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伍茲是個放棄者。
許多高爾夫球迷一定想用9號桿重擊我,請容我解釋一下。這個男人贏得15座4大賽冠軍,他定義了何謂卓越的高爾夫球選手。他的座右銘是「永不放棄」,長年與身體和情緒上的苦痛奮戰。他在2021年的大師賽中,更具有偉大冠軍的風範。
不過,他沒有贏得勝利,這場比賽他的排名是第47名。
然而,許多研究伍茲的球評指出,雖然他沒有拿到第1,卻感到心滿意足。稍早在2021年2月,他發生嚴重的車禍,所以能完成這場比賽,已是非常重大的成就。記者問道:「光是人在現場、像以前一樣出賽,你就感覺到贏得勝利了嗎?」
伍茲回答:「是的。」
他沒有放棄比賽,但確實放掉了過去困擾他的完美主義。他不再以狹隘的方式評估自己的表現,也不再把不完美的比賽當成慘敗。
伍茲跟其他懂得放棄的名人一樣,他沒有突然放棄自己的職業生涯,畢竟這項運動為他帶來財富和名譽;他的出色表現也鼓舞了許多球迷。眾所周知,這麼多年來,他對於自己的表現標準很高,對勝利的渴望也很強烈。
但,他還是學會放棄了。他放棄了惡性的競爭態度,不把再把獲得第1當作唯一標準。現在他懂得考慮到當下自己和外在環境的狀態。
伍茲謹慎地放棄自己的執念,或可稱之為「微放棄」。他將長久以來飽受詬病的放棄轉變為生活方式,用它帶來快樂和滿足,而不是沮喪和羞恥。
在2022年秋季,廣大的上班族出現了「安靜離職」的現象,也就是「完成工作的最低標準,不要被解僱就好」。但這不是我所謂的微放棄,而只是懈怠和逃避。放棄是主動而有所作為,而非被動消極;是抱持敏捷和果斷的態度,並非漠不關心。
伍茲實際評估自己的情況,並設法去適應。他在腦海中不斷揣摩各種情景,就像在擊球前多方觀察、測量風向、選擇球桿、控制力道。擁有新的觀點後,他就是最大的贏家。
把力氣用在對的地方
伍茲知道:放棄不僅是開關鍵,還可以調整強弱。
克羅茲(Leidy Klotz)也理解微放棄的妙用。他是維吉尼亞大學工程、建築和商業系教授。「你必須對抗二分法,」他告訴我:「在放棄的同時,你還是能堅持某些事。」他繼續說道:「放棄和不放棄並非是對立的,它們都能讓事情變得更好。也就是所謂的有捨必有得,把力氣用在對的地方。」
克羅茲說,我們總認為做決定就是全有或全無,所以才會認為放棄就是失敗。這麼一來,就是把自己鎖定某個端點,而不是根據情況的高低起伏而逐漸改變。因此,我們才會以為,放棄就是輸了,而自己在某個時刻失去一切。
放棄不一定是衝動的行為;它可以是深思熟慮後的謹慎決定。你可以低調而細微地改變當前的情況。在你緩慢地領悟到真相後,便會逐漸改變,並設法適應情況或轉換跑道,就像生物學家達爾文那樣。
1858年,達爾文已49歲了,正處於知性上的巔峰。他反覆地思索和鑽研,想搞清楚為何世上有這麼多的物種,而且還會爬行、飛翔、跳躍和奔跑。
他想出了一套看似合理而有趣的理論,但他遲遲不肯發表想法,總覺得應該多進行一項實驗,或是多看幾篇同事的論文。
然後,外面有消息傳來,有另一個人提出了非常相似的想法,並準備發表論文。這後果很嚴重,達爾文一生的努力將大打折扣,他徹底改變了生物學,卻沒有得到應有的讚許,只因晚了一步告知世人。
舉白旗時刻
我在老闆的辦公室挨了一頓訓斥。越過她的肩膀,我可以看到芝加哥市中心的天際線。我當時想著:「這是我最後一次看這窗外的景色了。」往後常有人問我:「你怎麼知道當時是辭職的最好時機?」坦白說,我不敢保證大家都能做到,因為我有安全網。我的丈夫有份好工作,能負擔得起我的保險費。因此,先考慮自己最想做的事情,即使你當下還不能辭掉工作。耐心等待,也許幾年後才是最適當的放棄時機,但在那之前你還是有很多事情可以做。——美國推理小說家雷德.戴(Lori Rader-Day)
那時,達爾文可以選擇生悶氣、乾著急,然後繼續像往常一樣,在猶豫不決和延遲中浪費更多年的時間。或者,他可以來個微放棄。
達爾文沒有萬念俱灰,沒有拿幻燈片砸壁爐,沒有放下研究工作,更沒有燒毀他的手稿。
但他還是放棄了,他不再堅持自己的「行銷」模式。他開始向世人展示自己的想法;他成功了,1年多後,《物種起源》正式出版。
當不成球員、當個球評也不錯
放棄不必是極端的二分法,你不用毀滅一切才能重新開始,只需稍微調整策略。這樣的改變也很有效,利用你已知的知識慢慢轉向,不用從零開始。
《大西洋月刊》的特派員福爾(Franklin Foer)坦承,他是個糟糕的足球運動員。他擅長思考、做研究、採訪和寫作,這些都可以結合他對運動的熱愛:「雖然我永遠無法達到職業運動員的水準,但我可以退而求其次,好好當個足球專家。」也就是說,他微放棄了足球。
作家雅瑞安.柯恩(Arianne Cohen)在《彭博商業周刊》中撰文談到,與其一份工作待了10幾年,內心感到厭倦和焦慮不安,還不如時時重新評估和規畫新發展。
因此,你無需全盤否定自己過去的希望和夢想,更重要的是尋找替代方案。微放棄可以帶你走向新道路、擴展你的認知並增加人生的選擇。記住,「再出發」就是給自己最好的禮物,不用等待別人贈與。
哈佛大學調查、統計民眾的職涯規畫,原本預期各領域成功人士的習慣和做法應該都大致相似,但結果發現「每個人都走了不尋常的道路」。
你想嘗試一些新東西,是時候做出改變了。用不著先全然放棄,調整一些做法就好。放棄與否不是二分法。
延伸閱讀
▶他在40歲鼓起勇氣轉職…阮慕驊:如同買股票,只要把對策想好,就算買錯了也知道如何因應
▶想放棄某件事,卻覺得至今的付出都白費了?因為一時的「可惜」而不停損,才是真的可惜
書籍簡介_投降輸一半:破解堅持的迷思,建立適時放棄的生活新策略
投降輸一半:破解堅持的迷思,建立適時放棄的生活新策略
作者:茱莉亞.凱勒(Julia Keller)
譯者:李伊婷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3/10/31
作者簡介_茱莉亞.凱勒(Julia Keller)
普立茲獎得主、記者、小說家和文學講師。取得俄亥俄州立大學英國文學博士後,曾在普林斯頓大學、芝加哥大學和聖母大學任教。多年來,她一直是《芝加哥論壇報》的首席書評家和特約撰稿人,另著有《機關槍之父蓋特林的傳奇》(Mr. Gatling's Terrible Marvel)以及獲獎的青少年小說《返鄉》(Back Home)。
譯者簡介_李伊婷
1980年生,高雄人。
曾任職文創產業國外行銷,現為自由工作者及譯者。譯有小說、心理勵志、醫療保健、商業、運動等多種書籍。
譯作有:《寫作的本事》、《自我提問的力量》、《吃出好心情》、《監獄醫生:圍牆之後的痛苦與生死》、《紅土之王:拉法‧納達爾》、《百倍獲利,複利投資選股指南》、《我睡不著的那一年》、《聖殿騎士懸疑系列之一聖殿之劍》。
聯絡方式:stellayiti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