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對抗通貨膨脹,還有其他因素推動著人們進行理財規畫。對許多人來說,理財的目標是能夠在退休年齡時安心享受退休生活,擁有足夠的資產來支撐從退休到人生終點的所有開銷。
單純依靠工作收入並將資金存在銀行,增值速度非常有限,甚至會被通膨侵蝕購買力。因此,投資理財成為提升資金報酬率的關鍵,不僅要擊敗通膨,還希望能儘早達到退休的財務目標。
有些人則將理財視為致富的途徑——他們期望透過股票投資獲得超高報酬,甚至夢想年化報酬率達到50%或100%以上,進而享受富裕的生活,如買豪車、買名牌包、頻繁旅遊、搭商務艙等。然而,這種期待本質上不是理財,而是投機。
這類投資者通常會研究股市技術線型、主力籌碼,甚至借助高槓桿操作,如融資、放空、期貨或選擇權等,希望短期內快速獲利;他們往往會相信一些虛假的投資方案,如每月領取6%報酬率的詐騙手法,期待以小額投入換取高額回報。
然而,這種行為更接近賭博,而不是理財。這類投機行為的結果,通常是大幅虧損,甚至本金全部損失,成功的機率比賭場還低。
有些人投資理財則是為了追求財富自由,也就是說,他們希望能夠不再被迫從事不喜歡的工作,而是依靠穩定的被動收入來過上無憂無慮的生活。如果有人每個月給你5萬元,讓你不必工作就能維持生活,你是否會感到自由?
這種「財富自由」的概念就是如此迷人!如果每個月提供收入的那個人是你自己,情況會更加理想——透過積累資產,投資並產生穩定的現金流,你可以實現每個月有固定收入,這就是所謂的「被動收入」。
要達到這一目標,投資理財無疑是一個有效的方法,透過購買能夠持續產生現金流的資產,實現財富自由。
做好理財規畫,兼顧資產配置與風險規避
理財規畫中,除了追求理想的生活目標(如提前退休或財富自由),風險管理也是不可忽視的關鍵。
首先,身體健康是一大風險。有些人可能無法工作到65歲,疾病或意外可能讓他們在40歲就被迫離開職場,如果此時僅有少量儲蓄,未來的生活將變得困難。
而保險是一種風險規避的手段,如意外險、失能險和重大疾病險等,但這些保險僅能補助部分開銷,如果這時他們有累積起一定的資產或被動收入,即便無法再工作,也能勉強維持基本生活需求。
其次,中年失業風險同樣是需要考慮的問題——隨著年齡漸長,有些人的工作技能可能不再具有競爭力,40歲或45歲後,很難再找到合適的工作,尤其是高職位人士,在經濟低迷時期無法再獲得相同職位,卻又不願接受薪資較低的工作,易處於高不成低不就的困境;對於曾經營中小企業的老闆來說,回到職場當受雇員工,常常也是巨大的挑戰。
此外,家庭需求也是理財中需要考慮的一部分。父母年紀漸長,健康狀況下降或需要長期照護,都可能增加家庭開支。在這些情況下,有些人選擇請外勞照顧父母,有些人則會乾脆辭職回家照顧,導致收入中斷。如此一來,即便沒有個人健康問題或失業風險,家庭負擔也會使財務壓力加劇。
因此,理財不僅僅是為了讓生活更好或提早退休,還有許多可能的風險要面對。如果能早日準備好足夠的被動收入,即使不一定會提前退休,至少可以減少對未來風險的擔憂,這正是理財的一個重要意義。
本文獲「雨果的投資理財生活觀」授權轉載,原文:理財不只是為了財富自由,更是要規避風險
臉書粉絲專頁,請按此
延伸閱讀
▶存股領息該留意什麽?擔心存股變「存骨」,這4重點務必先掌握
▶財富傳承》房產該用贈與還是遺產給小孩較划算?達人3方法教你合理節稅
▶存錢是理財的第1步,但怎麼做才有效率?達人雨果:掌握2原則,高效無痛存錢還能享受生活
小檔案_雨果的投資理財生活觀
雨果以過去17年的生活理財經驗,分享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理財與投資觀點,希望透過分享與討論的方式與各位共同建立一個正確且可行的理財退休計畫。本文內容會包含股市投資、保險規劃、理財觀念、與商業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