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口吻激動地在社群平台發文急呼:「利率應該降低,這會與即將到來的關稅政策相輔相成!」此話一出,引發外界熱議,《華爾街日報》更質疑他是否真的懂「錢」?
這裡指的不是現金形式的錢,而是貨幣供給量、以利率衡量的貨幣價格及其對通貨膨脹的影響,「答案似乎是否定的。」
一般來說,關稅正是高物價背後的推手之一,降息則會刺激消費和借貸,導致物價上漲,聯準會(Fed)不可能說降就降;更何況,就在川普發文的幾十分鐘後,美國勞工部發布最新通膨報告,1月CPI相關數據全面高於市場預期,10年期公債殖利率飆升,反映投資人對於通膨升溫的憂慮。
《華爾街日報》指出,川普發文的思維混亂,或許他是希望民眾在追究物價上漲責任時,能將目光轉向其他地方;但如果川普想把責任丟給控制短期利率的聯準會,那麼他就錯了,因為通膨上升,代表聯準會在降息時必須更加謹慎。
對於上任不到1個月的川普來說,確實不應為當下的通膨問題負有責任。但《華爾街日報》認為,應該有人告訴總統,錯誤源自於聯準會2024年9月過早降息2碼,當時長期債券殖利率立即衝高,並且一直維持在高點,但2個月後,聯準會又再降息1碼。
現在回過頭看,聯準會主席鮑威爾或許發現走錯了這步,所以近幾週來不斷強調,聯準會並不急於進一步降息。《華爾街日報》表示,川普現在最不該做的事情,就是要求鮑威爾加快降息——除非他想見到通膨烈焰又像拜登時代那樣熾熱。
《華爾街日報》認為,鮑威爾領導的聯準會可能會忽視川普的要求,而且它應該這樣做,但其言論也顯示了「川普經濟學」的另一個風險——身為房地產投資者的川普,向來是個輕鬆賺錢的人,他喜歡低利率和弱勢美元,因為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這往往會導致價格上漲。
從政治角度分析,川普之所以能再次當選,和選民不滿拜登時期的高通膨脫不了關係。原本好不容易壓下去的通膨,如今又有死灰復燃的跡象,《華爾街日報》示警,這可能成為川普總統任期面臨的最大威脅,「如果這種情況持續下去,川普的支持度不會維持太久。」
本文獲「風傳媒」授權轉載,原文:通膨開始升溫了,還要降息、關稅雙管齊下?川普經濟學讓《華爾街日報》搖頭
臉書粉絲專頁,請按此
延伸閱讀
▶聯準會頂住川普壓力未降息!主席鮑爾:不急於調整利率
▶25%關稅降臨!川普宣布將對鋼鐵、鋁製品課稅,預告下週宣布其他措施
▶川普對中祭10%關稅!東南亞物流仍強勁,萬海:影響待觀察

小檔案_風傳媒
「風傳媒集團」是一間從媒體、優質內容出發的網路科技公司。秉持「忠於真實,看見未來」的理念,由一群來自各個領域,對社會進步發展有熱情的人所組成。期望藉由先進的網路技術、社群的凝聚及擴散,讓多元的意見被包容接納,並開啟更多理性思辨與對話的空間,進而為社會帶來正面的影響。
《風傳媒》以宏觀的視野,掌握台灣、國際、兩岸、地方的政經脈動及生活態度,用真實與進步的價值觀,持續耕耘原生新聞、深度報導及多元觀點,為全球華人提供最優質的內容,帶來對生活的美好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