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我在社區散步,看到一個小男孩在放「吉伊卡哇」的風箏(好久沒有看到風箏了),他跑得滿頭大汗,風箏飛得很高,孩子享受其中的樣子真的很可愛。
沒多久風停了,風箏開始搖晃,他手忙腳亂地拉著線、四處奔跑,試圖救回風箏,但不管怎麼努力,風箏還是掉進了草叢。這一幕,讓我想到投資。
風向順、力道夠的時候,風箏很容易飛得起來,但等風一旦停了,能不能穩住風箏,就要看有沒有實力以及一點運氣了——股市也是這樣,順風的時候,多數人就像放風箏的高手,等到風向一轉,股價就像失去風力的風箏一樣往下栽,這時就要看平時累積的功力。
沒有做足功課或沒有準備好的人,他們的信心可能是從市場的「順風」借來的,只要風一停,風箏搖搖欲墜,他們的信心就沒了;反過來,那些有做好功課、有研究公司的人,就能在無風時淡定應對。為什麼?這是因為他們已經摸透自己的「風箏」,知道手上的股票背後是什麼公司,值不值得繼續拉著線。
舉例來說,一個成熟的投資人,可能因為了解某家公司的核心優勢,像是具有穩定的利潤、市場需求或競爭力,在股價下跌時可以不慌不忙地「撿便宜」。這就像放風箏的老手,知道風停時要跑起來、調整角度,而不是眼睜睜看著它掉下來;反之,沒有做功課的人,風停了就會不知道該怎麼辦、開始焦慮,最後在錯誤的時候鬆手,風來時也來不及再讓風箏起飛。
做好3課題,深入解析增加持股信心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為什麼我賣出股票之後就上漲?」事實上,這可能是成本買太高、高點資金投入過多,然而只要選擇好公司,基本面沒有大問題,那麼股價下跌就只是暫時的,可能只是被股市的情緒拖累。
但如果沒有做好準備,就容易在股價下跌、變得「便宜」時不小心誤賣了,等到賣出後股價上漲,就會認為「自己剛賣出、股價就上漲」。
那麼,要怎麼把信心從「市場給的」變成「自己賺來的」?
1.搞懂自己的持股
買股票前,先問自己:這家公司靠什麼賺錢?核心競爭優勢在哪?如果市場跌了,公司能不能撐住?
例如:你買了一家電動車公司的股票,就要知道它是靠領先技術賺錢,還是靠市場炒作撐場面。有了這種底氣,股價的短期波動就不會讓你自亂陣腳,因為明確知道它的核心價值在哪裡。
2.獨立思考,不要讓市場「風向」決定你的行動
市場的情緒變化,就像風向:順風時,人人興奮,股市看起來像提款機;逆風時,恐慌蔓延,所有人都想逃跑。
但真正的投資者,不是看誰跟風跑得快,而是看誰能清楚判斷風的本質,「大多數人相信的,不一定是真相,而是他們想相信的東西。」不做功課,只是盲目跟著市場,最終只會被風向牽著跑,陷入「買高賣低」的循環。
3.拉長時間去看,風會停,終究會再起
短期波動是股市的常態,但長期下來,價值會浮現,就像放風箏,風偶爾會停,只要守好風箏,總會有再起飛的時候。
我們的巴爺爺(巴菲特)買股票也不是沒遇過低谷,但他知道好公司的根基不會垮。當風停了,你可以選擇放手,或者學會調整角度、耐心等待下一陣風來臨,眼光放遠,暫時的無風就不算什麼。
結論:市場不會主動給你高度,執行力才是決勝關鍵!投資的勝負,不在於「風向」,而在於「你如何應對」。
真正的投資人,其實不會去試圖預測風什麼時候吹,而是找到值得投資的公司,然後有信心陪它等到下一陣風。如果信心只是市場的順風,那麼一次風止就能讓你的「風箏」墜地;但如果信心來自於自己對企業的理解,那麼每一次的下跌,都是奔跑起飛的機會。
市場不會主動給我們高度,能長期勝出的,是願意學習、狂熱時清醒、低潮時堅韌的人,與其盯着股價猜風向,不如多花心思,讓自己成為一個更懂投資的人。
溫馨提醒:以上非任何形式個股買賣建議,投資之前請獨立思考、不要跟單,自己為自己的錢負責喔!
本文獲「艾蜜莉-自由之路」授權轉載,原文
延伸閱讀
▶你還記得買的第1檔股票嗎?凡事起頭難,艾蜜莉分享:成就感會讓人持續成長
▶短線大賺但焦慮vs.穩健長抱?各有利弊!艾蜜莉觀點:投資要獲利,更要安心
▶2025年開局,電子、食品、金融...誰最會賺?6條件精選、62檔優質股出列!這5家賺最大

小檔案_艾蜜莉(張紫凌)
1982年生,大學畢業後積極自學投資理財方法,2008年開始投入股市,用自創估價法,鎖定股價被低估、年年配發股息的穩健公司買進,將180萬元本金滾成600多萬元資產,著有《小資女艾蜜莉──我的資產翻倍存股筆記》、《艾蜜莉教你自動化存股──小資也能年賺15%》。
【Facebook】
艾蜜莉—自由之路
【個人網站】
艾蜜莉—自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