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已步入高齡化社會,預估2017年台灣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率將增加至14%,正式進入「高齡社會」;社會老化程度令人憂心,退休族群更憂心自己的退休生活費從何而來?
從事財務規畫22年、曾幫上百位退休族群規畫個人資產的財務顧問海倫.潔金絲(Helen Jenkins)應MDRT(百萬圓桌會)台灣分會之邀,於9月上旬來台演講並接受《Smart智富》月刊專訪,針對退休族群的規畫提出3點建議:
建議1》壽險、醫療險等基本保障之外,至少有6個月緊急預備金
退休通常代表年紀變大、體力下降,雖然現代人都希望在退休後實現未完成的理想,但大不如前的健康與體力,還是會扼殺退休生活與理想的實踐。因此,退休族群應該要提前為自己規畫足夠的基本保障,包括壽險、意外險與醫療險,至少準備6個月的緊急預備現金,應付生活中的突發狀況與意外。
建議2》企業退休俸之外,須另外有年年提領的終身俸
潔金絲認為退休者應持有的核心資產,須具有「終身俸」概念,至少占總資產1/2,如退休金所得、定存或儲蓄險。英國跟台灣一樣,在職工作者退休後,公司通常會每年提撥一定金額做為退休收入,這筆退休金只能做為退休金來源「之一」,不可視為「全體」;最好再搭配其他具有「每年提領」終身俸特質的金融工具,例如可於特定時間領回的定存,或每年提領的儲蓄險。雖然現在處於低利率時代,定存或儲蓄險利息不高,但對保守、抗拒高風險的退休族群來說,在領取公司提供退休俸之餘,還能擁有其他的穩定收入來源。
建議3》定期定額壯大資產,嚴守5%停利標準
核心資產終身俸的功能,只是讓資產得以保全,卻無法阻止資產因通膨而縮水,也無法讓資產「成長」。潔金絲建議退休族可透過定期定額投資基金或投資公債,以年報酬率5%為目標,有效率地壯大自己的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