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原物料價格的上漲,「通貨膨脹」這4個字,成為2022年最熱門的話題。通貨膨脹(簡稱通膨)是指商品或勞務的物價水準持續上漲。而通膨的導因不一,包括需求拉動的通膨、成本推動的通膨、結構性的通膨、預期通膨、心理和輸入性的通膨。
這一次的通膨,長期因素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2020年是相當戲劇性的一年,3月疫情爆發,當時大家都認為2009年由美國行動裝置開啟的景氣循環將告一段落。沒想到疫情引爆大商機,全球景氣形成K型復甦,有些受惠產業好到無法想像,有些產業則不支倒地。當時美國聯準會(Fed)為了挽救經濟,降息2碼,不見效果,再降息4碼,還是無法挽回頹勢,最後推出無限量化寬鬆貨幣政策(QE),各國央行也紛紛效法。
2021年,資金經過2020年各國實施QE產生的貨幣乘數加乘效果,逐漸氾濫成災,加上各國疫苗陸續開打,景氣逐步復甦,原本在資本市場上興風作浪的資金將轉往原物料。過多的資金追逐特定的商品,通膨現象自然發生。彼時各國央行擔心通膨再現,採取緊縮的貨幣政策,試圖壓制通膨。
2022年,美國聯準會帶頭採取緊縮貨幣政策,今年3月首次升息1碼,5月4日更是升息2碼,同時宣布6月起每月縮表475億美元。英國、加拿大、澳洲、紐西蘭、印度、冰島和台灣都加入升息的陣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