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2年,先有烏俄戰爭、通貨膨脹、激進升息衝擊,後遇美國對中國發布半導體晶片禁令,造成半導體業景氣反轉向下,完全超乎市場預期。就連上半年紅極一時的IC載板族群,也因外資評估出現供過於求、2023年需求下滑等疑慮,在9月時股價重挫。直到11月上旬,因供需問題改善,未來1年展望會比預期好,加上股價跌深,投資價值浮現,再度受到外資法人關注。
對於IC載板的未來市況,台灣電路板協會(TPCA)理事長李長明表示,在電子產品製造的過程中,印刷電路板(PCB)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負責乘載IC的零組件、扮演晶片以及PCB橋梁的「IC載板」地位也日益重要,「即便各家廠商都在擴廠,也跟不上需求端的需求。」李長明強調道。
應用多元+技術升級
供應追不上需求
李長明進一步解釋,此現象背後有2大關鍵因素:
1.應用領域與產品多元:依IC載板的材質有BT和ABF兩大類,BT主要用在消費性電子領域,ABF則具有較高的運算性能,適合高階應用。因此,舉凡手機、電腦等消費性電子產品,到高速運算(HPC)、人工智慧(AI)、電動車等,皆要使用載板,用途非常廣泛。正因如此,李長明指出,即使消費性電子需求疲弱,但HPC、AI和電動車等對IC載板的需求量,較消費性電子多好幾倍,故總需求量會再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