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評價科技股,一直是困難的事,我自己感受格外深刻。本期〈封面故事〉的主角,早期是傳統價值投資的信徒,也曾順風順水靠這一套策略賺到不少錢,直到近10來年,卻不斷失效,讓他深深思考,到底是哪裡出錯了?我自己的實戰經驗,歷程剛好相反,我年輕時是從投資科技股開始,也確實賺到快錢,然後在2001年科技泡沫破滅後,見證到股市崩盤的可怕。說實話,當年我是吐了一部分獲利回去,但因為高檔賣出不少,所以也守住了本金與一部分獲利。不過那一輪科技股崩盤確實讓我在日後的投資上更加謹慎,也踏入價值投資的研究,有一段時間,也深深苦惱著如何調合這二者。
這次的〈封面故事〉,對我也很有啟發,文中的主角,抓住了關鍵重點,就是低資本支出公司,跟高資本支出,如何有效地衡量它們的本益比。因為在科技股高漲的時代,科技股的懷疑者總是批評科技股的本益比過高,即使用本益成長比(PEG),還是會用到本益比這個數字,一旦本益比不能準確反映該公司價值,就會讓科技股的評價十分困難。最顯著的例子,就是亞馬遜,在它規模與市值持續壯大的過程中,公司有很長一段時間處於虧損狀態,剛開始,傳統投資人會批評亞馬遜股價荒謬,但在那段期間,亞馬遜不是沒賺錢,而是不想在帳面上賺錢,它們把賺到的錢,持續投入到創造公司未來價值的投資上,甚至超過公司當期合理的淨利,也就是把大量的現金流,再投入到擴大公司的未來版圖。從後見之明,亞馬遜是成功的,因為它如今成為全球科技服務的關鍵業者,倘若它早早把獲利用現金方式發給股東,或許它今日已經在激烈的科技競賽中出局了,此言不誇張,因為跟它在1990年代後期一同進入市場的科技公司,現在絕大多數都消失了。即便沒有消失,影響力也大不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