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大家應該都可以明顯感受到物價上漲的幅度,尤其以民生物資更為顯著,不時就聽到又有店家要傳出漲價的消息。根據主計總處的統計,2024年全年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2.18%,已連續3年突破2%的警戒線。此外,根據中央銀行的最新報告也指出,如果未來水電等公用事業費率調漲,今年CPI的預測值也將上修至2%以上,顯示今年的物價仍是蠢蠢欲動,通膨要降溫不易。
長期通膨不僅會嚴重侵蝕我們的購買力,對於已沒有主動收入的退休族來說,影響更為明顯,這也是許多民眾在計算退休金時常犯的錯誤,就是忽略了未來通膨對退休所造成的傷害。
舉例來說,你現在30歲,規畫65歲退休,並認為將來每月花費4萬元就足以支應日常生活所需。但假如你就以此為目標存退休金,那就大錯特錯了,因為你並沒考慮到貨幣會隨著時間而貶值,之後當你退休時,每月4萬元的實質購買力可能剩下不到一半。所以如果想在退休後維持跟現在購買力一樣的生活水準,你就必須再依照距離退休時間的遠近進行通膨調整。
至於要如何調整呢?在表1中,列出了不同的通膨年增率及距離退休年數所需要對應的調整數字,這就代表你的退休金加計通膨後所應乘上的倍數,讀者可自行試算。